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91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及方法,涉及医疗分析仪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移液针外壁挂液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包括主体,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移液器的移液针的清洗通道,清洗通道的侧壁上设有洗液进口接头,洗液进口接头与泵体相连,泵体通过洗液进口接头向清洗通道中泵入洗液,清洗通道在侧壁上还设有负压管路接头,负压管路接头与负压机构相连,负压机构通过负压管路接头对移液针的外壁上的挂液进行抽离,可以实现移液针的外壁的快速干燥,而不会干扰移液针的正常移动,并且使清洗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分析仪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液器是医疗分析仪器上的重要设备,其用于移送样本、试剂等。目前,大部分分析仪器上均使用中空钢针移送液体,这就意味着钢针在每次移送液体之前必须被充分清洗,以防止试剂或者样本的交叉污染。
[0003]在使用各种清洗液对钢针进行清洗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钢针外壁的挂液严重。而这种挂液无疑会对随后的移液形成干扰。现在通常所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在移液器的主体上添加清洗拭子(例如中国专利CN101099969A中所公开的采样针清洗用拭子),从而在完成清洗后使用清洗拭子擦拭掉钢针上的挂液。然而,清洗拭子自身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可能形成新的污染源,且同时会大幅提高移液器的结构复杂度。另外,使用清洗拭子进行擦拭会延长移液器的工作周期且干扰钢针的移动路径,这对于仪器的长时间使用也是不理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及方法,用于解决移液针外壁挂液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移液器的移液针的清洗通道,所述清洗通道具有用于插入和移出所述移液针的上开口以及与所述上开口相对的用于排出废液的排液口,所述清洗通道的侧壁上设有洗液进口接头,所述洗液进口接头与泵体相连,所述泵体通过所述洗液进口接头向所述清洗通道中泵入洗液,所述清洗通道在侧壁上还设有负压管路接头,所述负压管路接头与负压机构相连。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管路接头相比于所述洗液进口接头更靠近所述清洗通道的所述上开口。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废液排出接头,所述废液排出接头与所述清洗通道的所述排液口相通。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排出接头还与所述负压机构相连。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上清洗槽,所述上清洗槽与所述上开口相连,从而所述移液针从所述上清洗槽进入所述清洗通道中,所述上清洗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清洗通道的直径。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下清洗槽,所述下清洗槽将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废液排出接头相连,所述下清洗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清洗通道的直径。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下清洗槽,所述下清洗槽将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废液排出接头相连,所述下清洗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清洗通道的直径,其中,所述上清洗槽
和所述下清洗槽通过所述清洗通道相连。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通道在与所述下清洗槽相连的排液口处设置有缩颈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对移液器进行清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移液针进入清洗通道,
[0015]接通所述洗液进口接头,向所述清洗通道中输入洗液,以清洗移液针的外壁及内壁;
[0016]清洗完成后通过排液口排出废液;
[0017]接通所述负压管路接头,以抽离移液针的外壁上的挂液。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负压机构通过负压管路接头对移液针的外壁上的挂液进行抽离,可以实现移液针的外壁的快速干燥,而不会干扰移液针的正常移动,并且使清洗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主体;11

第一主体;12

第二主体12;13

上清洗槽;14

下清洗槽;
[0023]2‑
清洗通道;21

上开口;22

排液口;3

负压管路接头;4

洗液进口接头;5

废液排出接头;6

移液针;8

缩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包括主体1,主体1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移液器的移液针(钢针)6的清洗通道2,清洗通道2具有用于插入和移出移液针6的上开口21以及与上开口21相对的用于排出废液的排液口22,清洗通道2在侧壁上设有负压管路接头3,负压管路接头3与负压机构(未图示)相连,当移液针6在清洗通道2中清洗完成后,负压机构通过负压管路接头3抽离移液针6的外壁上的挂液。通过负压机构对移液针6的外壁上的挂液进行抽离,可以实现移液针6的外壁的快速干燥,而不会干扰移液针6的正常移动,并且使清洗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方便。
[0026]如图1所示的箭头S3表示负压抽空的方向,通过负压管路接头3可抽离移液针6的外壁上的挂液。
[0027]此外,清洗通道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洗液进口接头4,洗液进口接头4的一端与清洗通道2相连通,洗液进口接头4的另一端与泵体(未图示)相连,泵体通过洗液进口接头4向清洗通道2中泵入洗液。
[0028]其中,负压管路接头3和洗液进口接头4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同一侧或者不同侧。在图1的剖面图中,负压管路接头3和洗液进口接头4均设置在主体1的左侧。
[0029]重要的是,负压管路接头3相比于洗液进口接头4更靠近清洗通道2的上开口21,即
负压管路接头3位于洗液进口接头4的上方。通过这种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负压管路接头3准确对准易于产生挂液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负压管路接头将通过洗液进口接头4刚注入的洗液直接抽离。
[0030]在清洗移液针时,洗液进口接头4先于负压管路接头3与清洗通道2连通,换言之,洗液进口接头4与清洗通道2先连通,以向清洗通道2中输入洗液;随后完成清洗后,负压管路接头3再与清洗通道2连通,以抽离移液针6的外壁上的挂液。
[0031]主体1的底端还设置有废液排出接头5,废液排出接头5与清洗通道2相连通。废液排出接头5与清洗通道2的排液口22在液体流动方面是相通的,废液排出接头5用于在完成清洗后将积留在清洗通道2中的洗液排出主体1之外。进一步地,废液排出接头5也与负压机构相连。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负压管路接头3和废液排出接头5通过同一个负压机构进行洗液的抽离。其中废液排出接头5用于排出大部分洗液,负压管路接头3用于排出在使用废液排出接头5进行抽离之后仍残留在移液针外壁上的洗液。
[0032]此外,主体1还包括上清洗槽13和下清洗槽14,上清洗槽13和下清洗槽14通过清洗通道2相连。
[0033]上清洗槽13与上开口21相连,从而移液针6从上清洗槽13进入清洗通道2中。上清洗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移液器的移液针的清洗通道,所述清洗通道具有用于插入和移出所述移液针的上开口以及与所述上开口相对的用于排出废液的排液口,所述清洗通道的侧壁上设有洗液进口接头,所述洗液进口接头与泵体相连,所述泵体通过所述洗液进口接头向所述清洗通道中泵入洗液,所述清洗通道在侧壁上还设有负压管路接头,所述负压管路接头与负压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路接头相比于所述洗液进口接头更靠近所述清洗通道的所述上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废液排出接头,所述废液排出接头与所述清洗通道的所述排液口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排出接头还与所述负压机构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液器的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上清洗槽,所述上清洗槽与所述上开口相连,从而所述移液针从所述上清洗槽进入所述清洗通道中,所述上清洗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清洗通道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擎国练子富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