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电源自适应驱动的电路结构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D类音频功放领域,尤其涉及电源电压设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电源自适应驱动的电路结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类音频功放,尤其是采用BCD工艺的D类音频功放,通常会具备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这就意味着,同一颗电路,在不同的应用下,供电电压有时会很高,有时会很低。此外,在多数应用条件下由于成本或者其它因素,供电系统往往不能提供很稳定的电压,即功放的电源电压会存在较大的随机波动。
[0003]对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冗余设计或者保守设计的方式来覆盖宽电压、大波动的应用情景。比如,极限耐压30V的电路,设计规范限制在26V以下,这样,当电源为12V、16V、20V、26V等等都可以稳定工作,小范围的电压波动也不会造成器件击穿损坏。
[0004]缺点是低压应用相比高压应用,其关键电性能并不是最佳。输出管栅驱动电压一般会设计的低一点以提高输出管的击穿电压,代价是导通电阻Rds(on)在低的栅驱动电压下会偏大。输出管栅驱动电流也同样会设计的小一些以降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电源自适应驱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路供电的电源电压值,并根据电源电压值的大小决定输出至LDO模块的指示信号和输出至驱动可变驱动级模块的指示信号;LDO模块,与所述的电压检测模块相连接,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栅驱动电压,所述的栅驱动电压根据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指示信号,产生不同的栅驱动电压值;驱动可变驱动级模块,与所述的电压检测模块和LDO模块相连接,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端需要的栅驱动信号,并根据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指示信号调节驱动电流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源自适应驱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构还包括输入管上管的栅极和输出管下管,所述的输出管上管的栅极和输出管下管的栅极均与驱动可变驱动级模块相连,输出管上管的源极和输出管下管的漏极相连,且与输出端相连,输出管上管的漏极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军,秦栋,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