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及其焊具,其外框架包括第一钢丝段,所述第一钢丝段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钢丝段,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的始端逐渐向上倾斜,而后,其中端向下折弯,最后,其末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一框体;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的始端与中端折弯处之间均连接有第三钢丝段以构成第二框体,上述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的焊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框体形状配合分布的第一支撑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设有卡紧第一框体的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簧外框架可以确保汽车座椅使用久以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弹性,延长座椅的使用年限,提高乘客乘坐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焊具,保证焊接时各个部件完成固定,保证整个装置的焊接质量。装置的焊接质量。装置的焊接质量。
An automobile seat spring outer frame and its weld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及其焊具
[0001]本技术汽车座椅制造
,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及其焊具。
技术介绍
[0002]良好的汽车座椅设计往往使乘客乘坐更加舒适,现有的设计中,大多数汽车座椅的骨架结构往往是直接采用S型弹簧连接,此种设计虽然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座椅软体的支撑性不够,座椅使用久后造成座椅弹性较差,从而造成乘客的乘坐体验不佳。为此,本技术为此提供了一种座椅弹簧外框架,可在外框架内焊接钢条组成一个整体的弹簧骨架,使得汽车座椅的支撑性足够。另外,由于此种外框架没有专门的焊具,采用常规的焊具造成焊接时定位不牢,影响整个装置的焊接,为此,本实用特别制定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的焊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及其焊具。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包括第一钢丝段,所述第一钢丝段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钢丝段,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的始端逐渐向上倾斜,而后,其中端向下折弯,最后,其末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一框体;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的始端与中端折弯处之间均连接有第三钢丝段以构成第二框体。
[0006]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一加强筋。
[0007]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三钢丝段远离第一钢丝段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钢丝段。
[0008]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体靠近第四钢丝段的一侧还连接有向下折弯的第二加强筋。
[0009]上述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的焊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框体形状配合分布的第一支撑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设有卡紧第一框体的第一卡槽。
[0010]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座还开设有供第三钢丝段经过的缺口,且所述底板还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设有卡紧第三钢丝段的第二卡槽。
[0011]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底板还设有多个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设有卡紧第四钢丝段的第三卡槽。
[0012]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底板还设有第四支撑座,所述第四支撑座设有卡紧第二加强筋的第四卡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的弹簧外框架能够对座椅软体进行良好的支撑,相对使用传统的S型弹簧,本技术的弹簧外框架可以确保汽车座椅使用久以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弹性,延长座椅的使用年限,提高乘客乘坐体验。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焊具,完美与汽车座椅
弹簧外框架适配,焊接时,只需要将外框架各个部件卡紧在焊具的对应位置,保证焊接时各个部件完成固定,保证整个装置的焊接质量,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第一钢丝段11、第二钢丝段12、第三钢丝段13、第一加强筋14、第四钢丝段15、第二加强筋16、底板21、第一支撑座22、第一卡槽221、缺口222、第二支撑座23、第二卡槽231、第三支撑座24、第三卡槽241、第四支撑座25、第四卡槽25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包括第一钢丝段11,所述第一钢丝段11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钢丝段12,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12的始端逐渐向上倾斜,而后,其中端向下折弯,最后,其末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一框体;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12的始端与中端折弯处之间均连接有第三钢丝段13以构成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一加强筋14,增加整个装置的刚性强度。
[0020]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个外框架的刚性强度,两个所述第三钢丝段13远离第一钢丝段11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钢丝段15。所述第一框体靠近第四钢丝段15的一侧还连接有向下折弯的第二加强筋16,提高外框架的支撑性能。本技术的弹簧外框架可以确保汽车座椅使用久以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弹性,提高对汽车坐垫软性材料的支撑,延长座椅的使用年限,提高乘客乘坐体验。
[0021]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的焊具,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框体形状配合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2,且所述第一支撑座22设有卡紧第一框体的第一卡槽221。焊接时,将第一框体卡紧在第一卡槽221内,完成对第一框体的定位。
[0022]所述第一支撑座22还开设有供第三钢丝段13经过的缺口222,以确保不干涩第三钢丝段13的固定,且所述底板21还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座23,所述第二支撑座23设有卡紧第三钢丝段13的第二卡槽231,焊接时,将第三钢丝段13卡紧在第二卡槽231内,完成对第二框体的定位。
[0023]所述底板21还设有多个第三支撑座24,所述第三支撑座24设有卡紧第四钢丝段15的第三卡槽241。所述底板21还设有第四支撑座25,所述第四支撑座25设有卡紧第二加强筋16的第四卡槽251。如此设置,确保焊接时,整个外框架的各个部件能得到有效固定,确保焊接时,各个部件不发生抖动,保证焊接的质量。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丝段(11),所述第一钢丝段(11)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钢丝段(12),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12)的始端逐渐向上倾斜,而后,其中端向下折弯,最后,其末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一框体;两个所述第二钢丝段(12)的始端与中端折弯处之间均连接有第三钢丝段(13)以构成第二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一加强筋(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钢丝段(13)远离第一钢丝段(11)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钢丝段(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靠近第四钢丝段(15)的一侧还连接有向下折弯的第二加强筋(16)。5.一种焊具,用于焊接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兵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