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76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包括主锂盐、有机溶剂,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为如下式(I)所示的噻吩磷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中,R1、R2独立地选自C1~C12烃基、C1~C12氟代烃基;R3选自直连键、C1~C12亚烷基或C1~C12氟代亚烷基;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锂盐类添加剂或有机酯类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电压电解液具有负极界面相容性好,电芯高电压稳定性、长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的优点。长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电压高温环境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提高电压是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不仅会造成电解液在正极/电解液界面的氧化分解,还会加速正极中金属阳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造成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下降。
[0003]现有技术报道含硫类、硼酸酯类、酸酐类、腈类等添加剂能够在正极材料表面成膜,进而稳定正极/电解液界面。但是,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不断升高,如当电压>4.35V时,现有正极成膜添加剂对于高电压下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能的稳定效果非常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另一方面,现有正极成膜添加剂形成的界面膜大多具有较高的界面阻抗及阻抗增长率,当电池极片的涂覆面密度和压实密度较大时,容易造成电池容量突然降低的“跳水”现象,且正极成膜添加剂通常与负极界面的相容性较差,长循环性能难以得到保证。
[0005]因此开发具有长循环稳定性,高低温兼顾并具有较低内阻的电解液体系是高电压动力电池商业化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包括主锂盐、有机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为如下式(I)所示的噻吩磷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中,R1、R2独立地选自C1~C12烃基、C1~C12氟代烃基;R3选自直连键、C1~C12亚烷基或C1~C12氟代亚烷基;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锂盐类添加剂或有机酯类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电解液,其特征在于:R1、R2独立地选自C1~C6烃基、C1~C6氟代烃基;R3选自直连键、C1~C4亚烷基或C1~C4氟代亚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压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类添加剂选自双氟磺酰亚胺锂、二氟磷酸锂、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四氟草酸磷酸锂、三草酸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酯类添加剂选自选自硫酸乙烯酯、1,3

丙烷磺内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亚硫酸乙烯酯、1,4

丁烷磺内酯、硫酸丙烯酯、三(三甲基硅基)磷酸酯、三(三甲基硅基)硼酸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高电压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占电解液总量的0.1~10.0%,第二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占电解液总量的0.1~1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电压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欢蒋志敏刘小飞徐冲马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