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5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左心室减容装置包括相连的封堵盘和调节盘。封堵盘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和覆盖在第一网状结构的远端开口的阻流膜。调节盘包括第二网状结构,第二网状结构包括位于近端的桶状结构和位于远端的锥形结构,调节盘具有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调节件穿设于调节盘中,且调节件的远端固定连接在调节盘的锥形结构的远端,调节件的近端自由悬空且穿过桶状结构的近端。调节件拉动锥形结构的远端以使调节盘在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之间切换,且调节件的近端固定后以维持调节盘的状态。这样,通过控制调节件使得左心室减容装置在左心室内的高度和形状可调,实现了左心室减容效果的且避免了锚刺对左心室造成损伤。左心室造成损伤。左心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流来满足机体的需求。研究表明,心脏病发作后,许多患者出现左心室扩大,导致心排量降低,继而引起呼吸急促等心力衰竭症状。其中,左心室减容术是一项用于隔离受损心肌的治疗技术,将无功能的心脏部分与健康的、有功能的部分隔离开来,从而缩小左心室的总容积,恢复其形态和功能。尤其对于心肌梗死后室壁运动不协调或室壁瘤形成患者,隔离失活心肌所在的心室腔可改善左心室几何构型,降低左心室容积,防止心脏扩大,减小室壁张力,从而可预防左心室进一步发生重构。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包括一个倒置的伞状结构,由膨体聚四氟乙烯覆膜固定于一个展开的镍钛形状记忆金属骨架上,在底座部分有一个花瓣形的塑料底座,在放置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合适大小的左心室减容装置,沿输送鞘将左心室减容装置推送至左心室心尖部,然后在左心室心尖位置释放左心室减容装置的底座,继续回撤输送鞘直至整个左心室减容装置自输送鞘中释放,膨体聚四氟乙烯覆膜被动锚定在心内膜心肌上。
[0004]但是这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在植入后通过锚刺锚定在心室壁上,而锚刺锚定时容易刺破心室壁,对心室组织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左心室减容装置一般通过锚刺锚定在心室壁上,一旦锚定成功后,左心室减容装置无法再实现在体内对心室的减容体积的实时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左心室减容装置在植入后通过锚刺锚定在心室壁上,容易对心室组织造成损伤且锚定成功之后无法实时调节对左心室的减容体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包括相连的封堵盘和调节盘,
[0007]所述封堵盘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和覆盖在所述第一网状结构远端开口的阻流膜;
[0008]所述调节盘包括第二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位于近端的桶状结构和位于远端的锥形结构,所述调节盘具有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以及
[0009]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调节盘中,所述调节件的远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盘的所述锥形结构的远端,所述调节件的近端自由悬空且穿过所述桶状结构的近端,所述调节件拉动所述锥形结构的远端以使所述调节盘在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调节件的近端固定后以维持所述调节盘的状态。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左心室减容系统,包括连接轴、输送导管和上述结构的左心室减容装置,所述连接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导管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调节盘的
近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心室减容装置活动地收容在所述输送导管中。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和左心室减容系统,通过控制调节件使得调节盘具有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件拉动所述锥形结构的远端,实时调整调节盘在左心室内的压缩状态或舒展状态,使得左心室减容装置的高度和形状改变,且所述调节件的近端固定后以维持所述调节盘的状态,从而实现对左心室减容体积的调节。从而实现在达到对左心室减容体积调节目的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存在锚刺对左心室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左心室减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左心室减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左心室减容装置的封堵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C处的第一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左心室减容装置的阻流膜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盘在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盘的第二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盘的第三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至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心室减容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左心室减容装置;110、封堵盘;120、调节盘;130、调节件;
[0029]111、第一网状结构;111a、开口;1111、第一段曲线;1112、第二段曲线;1113、第三段曲线;112、阻流膜;1121、中间部;1122、裙边;113、扩展部;114、第一固定件;1141、第一钢套;1142、第二钢套;
[0030]121、第二网状结构;1211、锥形结构;1212、桶状结构;122、第二固定件;1221、第三钢套;1222、第四钢套;123、第三固定件;1231、第五钢套;1232、第六钢套;
[0031]200、左心室减容系统;201、连接轴;202、输送导管;
[0032]300、瘤颈口;40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封堵盘和调节盘,所述封堵盘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和覆盖在所述第一网状结构远端开口的阻流膜;所述调节盘包括第二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位于近端的桶状结构和位于远端的锥形结构,所述调节盘具有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以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调节盘中,所述调节件的远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盘的所述锥形结构的远端,所述调节件的近端自由悬空且穿过所述桶状结构的近端,所述调节件拉动所述锥形结构的远端以使所述调节盘在压缩状态和舒展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调节件的近端固定后以维持所述调节盘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缝线,所述缝线的近端固定在心尖位置或心室壁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选自弹簧或者拉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调节件的近端固定在所述桶状结构的近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盘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远端开口的外周缘向外径向延伸的扩展部,所述扩展部用于配合所述调节件控制所述调节盘的压缩或舒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截面直径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减小且圆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近端汇聚并收拢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减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经旭张庭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