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至患者心脏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介入式医疗手术领域,为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顺畅,介入器械的精确且稳定的定位至关重要。通常,这类介入器械需被稳固地放置在患者身体附近或手术部位,以辅助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此,辅助支架被设计,以用于支撑介入器械。当将介入器械支撑于辅助支架时,介入器械的多个手柄能够在辅助支架上活动,以实现介入器械的介入式操作。
2、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至少两个手柄能够同步移动的需求,以适应介入式操作。虽然现有的辅助支架能够辅助调节介入器械活动,但在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医生双手同时操作辅助支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单元,以此来分别控制介入器械的至少两个手柄,进而来实现该至少两个手柄的同步移动。然而,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降低了操作的便捷性,而且还存在因双手施力不均而导致操控的同步性差及不精准问题,因此无法保障手术的同步稳定性及精准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至患者心脏的系统,该系统不仅简化了复杂的手术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及手术效率,还进一步保障了手术的同步稳定性和精准性,从而提升了手术的整体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至患者心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
4、第一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具有第一护套和第一手柄;以及
5、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二输送器具有第二护套
6、其中,所述第二护套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护套和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的近端侧;以及
7、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包括:
8、导轨,所述导轨具有第一平移轨道;
9、可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上活动平移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自所述第一底座向近端延伸的延伸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并朝远离所述导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承载件;以及
10、设置于所述延伸杆上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朝远离所述延伸杆的方向延伸;
11、当所述第一手柄承载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上,所述第二手柄承载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上时,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能够构造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输送器和所述第二输送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平移而同步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平移。
12、本技术提供的系统仅仅通过第一支撑座的平移来同步驱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一起移动,以此来实现第一输送器和第二输送器在手术过程中的同步介入式操控,故操作便捷,同步性稳定。同时,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成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保障了稳定器的运动与输送系统的运动相互对应,进而将操作者对稳定器的操作精准地且无误差地传递至输送系统,以此来实现稳定器对输送系统的精准调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至患者心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锁定件及第一可视标识,所述第一可视标识具有第一锁定标识及第一解锁标识;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锁定标识和所述第一解锁标识的指引下,相对所述导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上设有第二平移轨道,所述第二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可于所述第二平移轨道上活动平移,所述第二输送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平移而单独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平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靠近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底座隔开并形成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延伸杆远离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表面并延伸形成有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平移轨道和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延伸杆的同一表面,并通过一加强筋实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至患者心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锁定件及第一可视标识,所述第一可视标识具有第一锁定标识及第一解锁标识;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锁定标识和所述第一解锁标识的指引下,相对所述导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上设有第二平移轨道,所述第二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可于所述第二平移轨道上活动平移,所述第二输送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平移而单独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平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靠近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底座隔开并形成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延伸杆远离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表面并延伸形成有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平移轨道和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延伸杆的同一表面,并通过一加强筋实现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还包括第二锁定件及第二可视标识,所述第二可视标识具有第二锁定标识及第二解锁标识;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锁定标识和所述第二解锁标识的指引下,相对所述延伸杆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包括沿轴向排列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支撑座利用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以相对所述导轨平移;所述第二平移轨道包括沿轴向排列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支撑座利用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座平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底座的尺寸稍大于或等于所述延伸杆的尺寸和所述导轨的尺寸之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承载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底座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平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平移,所述第二输送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承载件的平移而单独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光,郑贤章,张泽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