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结合TaqDNA聚合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709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特异性结合Taq DNA聚合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Taq DNA聚合酶而中和其外切和/或聚合活性,并且在热激活条件下释放结合的Taq DNA聚合酶,从而使其外切和/或聚合活性得到恢复。使其外切和/或聚合活性得到恢复。使其外切和/或聚合活性得到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异性结合Taq DNA聚合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体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异性结合Taq DNA聚合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Taq DNA聚合酶参与的PCR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试验和体外诊断行业中。Taq酶是一个高温酶,该酶在常温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在PCR预变性前,Taq DNA聚合酶5
’‑3’
外切活性能够引起引物、探针或模板的降解,而其聚合活性在PCR预变性前阶段可引起模板或引物错配而产生非特异性的扩增;在后续PCR循环过程中非特异性产物能进一步放大,造成目的产物产量降低,甚至扩增不出来目的条带。
[0003]热启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即在PCR预变性前阶段可逆地使Taq DNA聚合酶失去活性,在PCR预变性阶段激活Taq酶活性,使其恢复5
’‑3’
外切活性和聚合活性。
[0004]目前常用的热启动方法有抗体法、化学修饰法、适体法等。其中,化学修饰法较为常用,活性封闭较为完全、不会引入外源污染,但是其活性较难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Taq DNA聚合酶,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a)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2所示的VH CDR2、SEQ ID NO:4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4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6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18所示的VL CDR3,b)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2所示的VH CDR2、SEQ ID NO:4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5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7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20所示的VL CDR3,c)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3所示的VH CDR2、以及SEQ ID NO:4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5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7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19所示的VL CDR3,或d)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2所示的VH CDR2、以及SEQ ID NO:5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5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7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20所示的VL CDR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a)SEQ ID NO:6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1所示的轻链可变区,b)SEQ ID NO:7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2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SEQ ID NO:8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3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d)SEQ ID NO:9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4所示的轻链可变区。3.根据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Taq DNA聚合酶为野生型或突变型Taq DNA聚合酶,例如,来源于栖热水生菌(Thermus Aquaticus)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9所示的野生型Taq DNA聚合酶或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0所示的突变型Taq DNA聚合酶。4.一种杂交瘤细胞,其产生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5.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括:a)编码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2所示的VH CDR2、SEQ ID NO:4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4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6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18所示的VL CDR3的核苷酸序列,b)编码SEQ ID NO:1所示的VH CDR1、SEQ ID NO:2所示的VH CDR2、SEQ ID NO:4所示的VH CDR3、SEQ ID NO:15所示的VL CDR1、SEQ ID NO:17所示的VL CDR2、以及SEQ ID NO:20所示的VL CDR3的核苷酸序列,c)编码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重亮陈茁谢庆庆郑越董宇亮章文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