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制冷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制冷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卧式制冷柜通常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系统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组成,由于压缩机的体积较大,一般会在卧式制冷柜的柜体的右下角设置一压机仓以供放置压缩机,大大占用了柜体的储物空间,严重降低了卧式制冷柜的容积率,而且压机仓会向储物空间中凸伸,影响了卧式制冷柜的内部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制冷柜,以解决现有卧式制冷柜的容积率低以及内部不美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围出储物间室的柜体和设于所述柜体上方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上方开口的保温门体,所述卧式制冷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所述保温门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冷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储物间室供应冷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围出储物间室的柜体和设于所述柜体上方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上方开口的保温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制冷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所述保温门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冷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储物间室供应冷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热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储物间室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散发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体中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热风道、安装腔和冷风道,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分别相连通;所述供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以及导冷组件,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使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于所述安装腔处相隔绝,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冷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冷端延伸至所述冷风道中,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热端延伸至所述热风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形成在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的隔热片,所述安装腔设置为上下贯通所述隔热片的通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横置于所述通道中且其周缘贴合所述安装腔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上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热风道;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冷风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设置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冷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送风口的第四风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端和右端,且所述保温门体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置有两个送风道,所述两个送风道分别上下延伸设置于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内,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一者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另一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三送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送风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制冷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王玲,廉锋,郑皓宇,李彦玫,舒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