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两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25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热两用箱,包括箱体、门体、至少两个储物间室、以及给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半导体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分别给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每个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给对应的储物间室换热的换热端以及驱动换热端在冷端与热端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端在冷端和热端之间切换,半导体制冷装置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储物间室进行制冷或制热,不仅可以使冷热两用箱适用的温度范围更大,满足冷冻、冷藏、加热的需求,而且至少两个储物间室可以均用于制冷、也可以均用于制热,或者,部分储物间室用于制冷其余储物间室用于制热,从而扩大了冷热两用箱的适用范围。从而扩大了冷热两用箱的适用范围。从而扩大了冷热两用箱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热两用箱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热两用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制冷箱,仅有制冷功能,在需要升高温度或者加热需求时,仅能停止制冷并依靠外界环境使其自然调温,过程缓慢而且温度范围受限,尤其是既有供冷需求又有供热需求时,现有制冷箱完全无法满足需求,极大了限制其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两用箱,以解决现有制冷箱仅能供冷而不能供热、以及无法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的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热两用箱,包括箱体和门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储物间室、以及给所述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给对应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的换热端以及驱动所述换热端在冷端与热端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
[0005]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热两用箱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通电开启。
[0006]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热两用箱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储物间室以及分别给所述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冷热两用箱的顶壁中并给位于上方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所述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其中另一设于所述冷热两用箱的底壁中并给位于下方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
[0007]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中分别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安装腔、靠近所述储物间室的第一风道、以及远离所述储物间室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交叉处,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相连通;
[0008]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两个导风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所述换热端以及与所述换热端相对设置的散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使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于所述安装腔处相隔绝,所述两个导风组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换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换热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两个导风组件的其中另一与所述散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散热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风道中。
[0009]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001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部均设置有
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朝向各自对应的所述储物间室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送风口,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送风口。
[0011]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储物间室外的侧壁中均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送风道,所述送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侧壁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二送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送风道。
[0012]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送风口上下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面积沿远离所述换热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3]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离心风机,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中的所述离心风机的吸风口和所述冷热两用箱的外界环境;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分别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中的所述离心风机的吸风口。
[0014]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翅片组、离心风机、以及导热连接所述翅片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导热底座,所述翅片组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围出一空腔,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所述第一风道或所述第二风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冷热两用箱,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端在冷端和热端之间切换,当换热端切换为冷端时,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向储物间室供应冷量,并向外界环境散发热量;当换热端切换为热端时,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向储物间室供应热量并向外界环境散发冷量,从而根据需要选择对储物间室进行制冷或制热,不仅可以使冷热两用箱适用的温度范围更大,满足冷冻、冷藏、加热的需求,而且每个储物间室具有独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也就是说,至少两个储物间室可以均用于制冷、也可以均用于制热,或者,部分储物间室用于制冷且其余用于制热,从而扩大了冷热两用箱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冷热两用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冷热两用箱另一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片与导风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0023]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0024]参看图1至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冷热两用箱100,包括箱体1、门体2、至少两个储物间室3、以及给至少两个储物间室3换热的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分别给至少两个储物间室3换热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5,每个半导体制冷装置5包括给对应的储物间室3换热的换热端511以及驱动换热端511在冷端与热端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当换热端511切换为冷端时,半导体制冷装置5向储物间室3供应冷量,并向外界环境散发热量;当换热端511切换为热端时,半导体制冷装置5向储物间室3供应热量并向外界环境散发冷量。这样,可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端511在冷端和热端之间切换,从而根据需要选择对储物间室3进行制冷或制热,不仅可以使冷热两用箱100适用的温度范围更大,满足冷冻、冷藏、加热的需求,而且每个储物间室3具有独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5,也就是说,至少两个储物间室3可以均用于制冷、也可以均用于制热,或者,部分储物间室3用于制冷并且其余储物间室3用于制热,从而扩大了冷热两用箱100的适用范围。
[0025]进一步地,冷热两用箱10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通电开启,从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两用箱,包括箱体和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储物间室、以及给所述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给对应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的换热端以及驱动所述换热端在冷端与热端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两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通电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两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储物间室以及分别给所述两个储物间室换热的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冷热两用箱的顶壁中并给位于上方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所述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其中另一设于所述冷热两用箱的底壁中并给位于下方的所述储物间室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两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中分别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安装腔、靠近所述储物间室的第一风道、以及远离所述储物间室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交叉处,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相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两个导风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所述换热端以及与所述换热端相对设置的散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使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于所述安装腔处相隔绝,所述两个导风组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换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换热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两个导风组件的其中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张书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