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气动噪声为车内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视镜作为汽车最主要的外附件,是汽车气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对后视镜尾流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后视镜空气动力噪声的主要原因就是旋涡不断地从后视镜表面交替产生并脱落,引起周围空气压力脉动,作用在前侧窗区域产生气动噪声。
[0003]目前各主机厂商主要通过调整外后视镜安装位置和装饰罩造型优化来改善后视镜尾涡分布,进而降低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能有效降低乘用车外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0005]具体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包括:
[0006]壳体,用于容纳后视镜镜片,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乘用车的前侧窗的一侧布置有多条第一导流筋;
[0007]镜角,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镜角装配到所述乘用车上,在所述镜角的顶面上布置有多条第二导流筋。 >[0008]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后视镜镜片,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乘用车的前侧窗的一侧布置有多条第一导流筋;镜角,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镜角装配到所述乘用车上,在所述镜角的顶面上布置有多条第二导流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导流筋沿气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导流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
~1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导流筋平行布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间距为5~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宽度为3~6mm,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凸起高度1.5~3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大,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凸起高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栋,程义,汪晓蔓,唐郁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