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9968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胺单体溶液,以胺单体溶液充分浸润多孔支撑基底表面,干燥后置于有机相溶剂中使胺单体进行预扩散;以及,向所述有机相溶剂中加入多元酰氯单体溶液,并使所述胺单体和多元酰氯单体在所述多孔支撑基底表面进行预扩散界面聚合反应并生成聚酰胺活性分离层,从而获得薄膜复合纳滤膜。所述薄膜复合纳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支撑层和聚酰胺活性分离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复合纳滤膜采用预扩散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制备方法较简单,高盐截留能力和高的离子选择性使得后处理工序简化节约生产成本,可实现离子的高效去除和选择性筛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滤膜,尤其涉及一种高离子选择性薄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纳滤膜在脱盐领域的应用,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脱盐广泛存在于工业高盐废水回用、海水淡化、盐湖提锂、重金属处理、离子筛分以及苦咸水软化领域,传统脱盐技术主要有蒸馏、电渗析、树脂吸附、石灰

纯碱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但具有能耗高、操作繁杂、环境污染的缺点。基于此,纳滤作为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压力驱动膜技术,可透过溶剂分子和低价离子而截留多价离子和部分有机溶质,由于其能效高、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脱盐领域拥有很大优势和应用前景。膜材料是纳滤技术的核心,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主要是薄膜复合膜,其以超滤膜为支撑层,通过胺单体与酰氯单体在其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得到。但在界面聚合过程中,胺单体较小的扩散速率和单体极大的反应活性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成膜不均匀、活性层中存在较多缺陷,使膜的孔径分布变宽、盐截留性能下降、离子选择性变差,在实际应用中增加了后处理的难度和成本,进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胺单体溶液;以胺单体溶液充分浸润多孔支撑基底表面,干燥后置于有机相溶剂中使胺单体进行预扩散;以及,向所述有机相溶剂中加入多元酰氯单体溶液,并使所述胺单体和多元酰氯单体在所述多孔支撑基底表面进行预扩散界面聚合反应并生成聚酰胺活性分离层,从而获得薄膜复合纳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以所述胺单体溶液充分浸润多孔支撑基底表面30~300s,并干燥;以所述有机相溶剂充分浸润所述多孔支撑基底表面30~300s;以及,将所述多元酰氯单体溶液施加于所述有机相溶剂中,使所述胺单体和多元酰氯单体在所述多孔支撑基底表面进行预扩散界面聚合反应30~300s,之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得所述薄膜复合纳滤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胺单体溶解于水溶液中,制得所述的胺单体溶液;优选的,所述胺单体溶液中胺单体的浓度为2.5g/L~20g/L;优选的,所述胺单体包括哌嗪、间苯二胺、邻苯二胺、聚乙烯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溶剂包括非极性液态烷烃、四氯化碳、氯仿、石油醚、二氯甲烷、苯、苯的同系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非极性液态烷烃包括正己烷。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元酰氯单体溶解于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制得所述的多元酰氯单体溶液;优选的,所述多元酰氯单体溶液中多元酰氯单体的浓度为0.1g/L~10g/L;优选的,所述多元酰氯单体包括均苯三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长靳健张留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