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7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凝器内水流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冷凝效率低、烘干效果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冷凝外壳与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进水口进入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水流分散下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流单元将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分散开来,使得冷凝水能够更加充分地流经冷凝腔室的空气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凝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凝式洗干一体机大多是在滚筒洗衣机上增加烘干模块,烘干模块包括烘干风机、电加热器、冷凝器及其他相应的部件。冷凝器内通常形成有允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从内筒来的湿热空气经冷凝器的进风口进入到气流通道内,然后再经由出风口排出。冷凝器具有注水口,外部水源经由注水口进入到冷凝器内作为冷凝水。这样,进入到气流通道内的湿热空气就会与冷凝水接触、混合,进而被冷却。
[0003]不过,注水口以及水流通道通常位于冷凝器的一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保证水流的均匀分布,这样进入到冷凝器内的湿热空气与冷凝水也就不能够充分接触、混合,冷凝效率较低。并且,由于水流覆盖范围有限,如果湿热空气中夹带的线屑等堆积在水流覆盖不到的区域,运行时间长了之后,就会造成冷凝器内的流动阻力增大,进而导致烘干效果变差的问题。并且,线屑等杂物的堆积会导致冷凝器内滋生细菌。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所述冷凝外壳与所述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所述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所述水流分散下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大致沿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用于将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分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为长条形筋板,所述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相九杨龙李涛徐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