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冷凝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14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冷凝风道,冷凝风道包括设于外筒后部的风道本体,以及设于风道本体内将风道本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冷凝装置,风道本体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冷凝装置为具有S形结构的风路,风路弯折处为锐角,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风路连通,循环风在经过弯折处时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进而混合在循环风中的冷凝水和线屑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实现了循环风与冷凝水和线屑的分离;在风路的后侧设有过滤部,能够对从风路中流出的循环风再次进行过滤,提高了循环风的洁净度和干燥程度;附着在过滤部上的线屑和冷凝水能够在喷淋装置的喷淋下从过滤部上脱落,实现了对过滤部的清洁。的清洁。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冷凝风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干衣
,特别涉及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冷凝风道。

技术介绍

[0002]洗干一体机同时具有洗衣和干衣功能,与单独的洗衣机和干衣机相比占用空间更小,因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由于洗干一体机通常是在完成洗涤后进行干衣进程,因此洗干一体机内部湿度与具有单一功能的干衣机相比更高,干衣效率也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冷凝风道较窄,更容易附着线屑进而影响烘干效果。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通过控制风机转速或者改变送风方向实现将线屑排出,但上述过程并不能与干衣进程同时进行,如果风道内线屑并且冷凝水较多则不能保证当前干衣进程的效果。
[000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号为CN202010059653.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去线屑功能的冷凝器及洗衣干衣机,冷凝器包括冷凝风道,冷凝风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在冷凝风道的底部形成蓄水区,并在冷凝风道内设置挡风板,通过挡风板使得进入冷凝风道的气流穿过蓄水区,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循环风中线屑的清除;但是上述方案中,被蓄水区中的水阻挡的线屑更加容易附着在蓄水区壁上,并且挡风板设置在蓄水区中,导致线屑无法完全从蓄水区中排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蓄水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堵塞,同时循环风不断的加热蓄水区的水,当蓄水区中水的温度较高时也可能再次与循环风混合反而提高了循环风的湿度,降低干衣效果。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冷凝装置为具有S形结构的风路,循环风经过S形结构风路的弯折处时,受离心力作用而将循环风中的水分和线屑甩出,实现了对循环风的冷凝和过滤。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冷凝风道的洗干一体机,通过在冷却循环风的过程中持续分离循环风中携带的水分和线屑,使得从冷凝风道流出的循环风更加洁净和干燥,提高了烘干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设于洗干一体机外筒后部,包括,
[0009]风道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0]冷凝装置,设于所述风道本体内部,将所述风道本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
[0011]所述冷凝装置为具有S形结构的风路,风路弯折处的角度为锐角,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冷凝装置风路连通。
[0012]上述方案中,S形结构的弯折处为锐角,循环风经过弯折处时,混合在循环风中经
过冷凝的冷凝水和线屑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而与循环风分离,经过多次分离的循环风具有更低的湿度和更少的线屑含量,在提高洗干一体机烘干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线屑随循环风回到干衣腔室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3]进一步的,所述风路由多个导风通道从端部依次连通形成;
[0014]所述导风通道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与所述风道本体的出风方向呈一角度设置,多个所述导风通道沿出风方向排列设置,相邻两个导风通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5]上述方案中,导风通道从端部依次连通得到风路,保证了风路弯折处具有更小的角度;同时导风通道覆盖风道本体的截面,与出风方向呈一角度设置,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的冷凝水和线屑会沿着导风通道的内壁流动,避免了循环风沿风路流动过程中与从高处落下的线屑和冷凝水再次混合,提高了将循环风与冷凝水和线屑分离的效率。
[0016]进一步的,风道本体内设有挡板,包括,
[0017]第一挡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从所述风道本体的一侧向风道本体内部延伸得到;
[0018]第二挡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从所述风道本体的另一侧向风道本体内部延伸得到;
[0019]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覆盖范围部分重合,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0020]上述方案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部分覆盖风道的截面,并且覆盖范围部分重合,间隔设置形成导风通道,充分利用了风道本体内部的空间,避免额外设置冷凝装置提高冷凝风道的结构复杂程度。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从所述风道本体的一侧向上倾斜延伸得到,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同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
[0022]泄水孔,沿出风方向从所述第一挡板与风道本体相连一侧的端部将所述第一挡板贯穿得到。
[0023]上述方案中,从循环风中分离出的冷凝水和线屑会聚集在第一挡板与风道本体相连一侧的端部,如果不将冷凝水和线屑排出,则可能导致后续进入冷凝装置的循环风中的冷凝水和线屑无法顺利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第一挡板与风道本体相连一侧的端部设置泄水孔,在实现将循环水与水分和线屑分离的同时能够及时将积水和线屑从冷凝装置中排出。
[0024]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冷凝水和线屑排出的效率,将泄水孔尽可能减小,极少部分循环风能够从泄水孔排放至外部,由于泄水孔较小,进入泄水孔的循环风的风速提高,能够将残留在泄水孔周围的线屑和冷凝水带出至外部,在不影响循环风正常循环的同时避免冷凝水和线屑残留在冷凝装置中,进一步提高了洗干一体机的烘干效果。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泄水孔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挡板靠近形成收口。
[0026]上述方案中,由于收口的存在,循环风沿靠近泄水孔方向的风速逐渐增大,使得循环风能够在弯折处获得更大的离心力,能够更加彻底的将冷凝水和线屑从循环风中分离出来,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浸入泄水孔的循环风的流速,提供了冷凝水和线屑排出的效率。
[0027]进一步的,冷凝风道还包括,
[0028]过滤部,沿出风方向设于所述冷凝装置的后侧,用于阻挡冷凝水和线屑。
[0029]上述方案将过滤部设于冷凝装置的后侧,能够对经过冷凝装置冷凝的循环风进行
二次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循环风的洁净程度和干燥程度。
[0030]进一步的,冷凝风道内还包括,
[0031]喷淋装置,设于所述风道本体内部,用于清洁所述过滤部。
[0032]进一步的,喷淋装置包括,
[0033]喷淋口,沿出风方向设于所述过滤部的后侧,用于清洁所述过滤部;
[0034]导流板,沿所述喷淋口的出水方向设于所述喷淋口的前侧,用于将喷淋水引导至过滤部。
[0035]上述方案使用喷淋的方式对过滤部进行清理,能够避免线屑长时间附着在过滤部上导致过滤部堵塞,进而影响循环风的循环效率和洗干一体机的烘干效率,被冲走的线屑能够在喷淋水的携带下从泄水孔排出,不会囤积在冷凝装置内部,避免对循环风造成污染。
[0036]进一步的,冷凝风道内部还包括,
[0037]第三挡板,沿出风方向设于所述冷凝装置的后侧,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
[0038]所述过滤部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上,部分替代所述第三挡板。
[0039]上述方案中过滤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设于外筒后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装置,设于所述风道本体内部,将所述风道本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所述冷凝装置为具有S形结构的风路,风路弯折处的角度为锐角,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冷凝装置风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由多个导风通道从端部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导风通道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与所述风道本体的出风方向呈一角度设置,多个所述导风通道沿出风方向排列设置,相邻两个导风通道连通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内设有挡板,包括,第一挡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从所述风道本体的一侧向风道本体内部延伸得到;第二挡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本体的截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从所述风道本体的另一侧向风道本体内部延伸得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覆盖范围部分重合,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导风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冷凝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从所述风道本体的一侧向上倾斜延伸得到,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同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泄水孔,沿出风方向从所述第一挡板与风道本体相连一侧的端部将所述第一挡板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春科何逵聪杜超群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