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荧光传感器及其在检测小分子化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分子是指分子量小于900道尔顿的有机化合物,大小约为1nm。小分子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多重功能或应用,在生物学方面可作为细胞信号分子、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体等;在化学方面可作为药物,化工原料等;在医学方面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关键指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小分子化合物的常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和免疫分析。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质谱(MS)、串联质谱(MS/MS)等。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免疫分析法(FIA)等。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操作步骤复杂,检测周期长,仪器价格昂贵而且不能实现实时快速检测。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但敏感性不够高,信息量很低。 >[0003]除物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小分子荧光传感器的融合基因,其特征在于,将带有随机连接肽的荧光蛋白DNA序列插入到所述结合特定小分子的感应蛋白基因的N端大亚基与C端小亚基相连的铰链处,或者插入到C端小亚基与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相连的连接肽处,或者插入到感应蛋白的C端小亚基后而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特定小分子的感应蛋白基因是芳香基和酰基
‑
CoA合成酶的DNA序列、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或羧酸还原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所述的带有随机连接肽的荧光蛋白是循环排列荧光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分别带有随机长度的连接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肽的长度为20个氨基酸长度以内,优选在15个氨基酸长度以内,更优选在10个氨基酸以内,进一步优选为5个氨基酸以内,例如1至4个氨基酸,最优选为2氨基酸;所述荧光蛋白是绿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更具体的是,其荧光蛋白DNA编码的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优选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基和酰基
‑
CoA合成酶的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7所示,或羧酸还原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优选地,所述芳香基和酰基
‑
CoA合成酶的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如SEQ ID NO.4或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或羧酸还原酶的腺苷结构域和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随机连接肽的荧光蛋白DNA序列插入到所述结合特定小分子的感应蛋白基因上的位点是在感应蛋白的N端大亚基与C端小亚基相连的铰链处,或者C端小亚基与酰基中间载体结构域相连的连接肽处或者在感应蛋白的C端小亚基后;更具体地,所述带有随机连接肽的荧光蛋白DNA序列插入到所述结合特定小分子的感应蛋白基因上的位点是在SEQ ID NO.1所示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王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