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585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包括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主框架和固定在主框架上方的能卡住盖梁的支撑架,主框架的底部铺设有平台板,主框架内设有能张拉盖板的千斤顶和能使得工人从平台板爬到盖梁上部的爬梯,千斤顶通过能使其前后左右移动的移动调节装置与主框架连接;通过设置主框架、支撑架、平台板和爬梯,从而形成一个操作平台,工人即可利用该操作平台完成对盖梁的二次张拉工作,避免了传统的需要采用吊车施工,导致了吊车机械设备的严重浪费的问题和搭设脚手架施工,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本的问题。本的问题。

A simple operation platform for the secondary tensioning construction of bent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的建筑领域中,盖梁的二次张拉施工是一个经常用到的施工工艺,通过该工艺步骤,可以保障桥梁的施工强度,提高桥梁的质量。
[0003]目前高空盖梁二次张拉施工时,工人大多采用吊车或搭设脚手架施工,采用吊车施工,耽误了吊车在其他工序的工作,导致了吊车机械设备的严重浪费,而搭设脚手架施工,耗时较长,结构复杂,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解决了目前的采用吊车施工,导致了吊车机械设备的严重浪费的问题和搭设脚手架施工,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包括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主框架和固定在主框架上方的能卡住盖梁的支撑架,主框架的底部铺设有平台板,主框架内设有能张拉盖板的千斤顶和能使得工人从平台板爬到盖梁上部的爬梯,千斤顶通过能使其前后左右移动的移动调节装置与主框架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配对支撑,每个配对支撑包括水平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的上半段与第二斜杆和水平杆围合成三角形,第一斜杆远离第二斜杆的一端固定在主框架远离盖梁的一侧,水平杆放置固定在盖梁的翼缘板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第一斜杆与主框架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三斜杆,第三斜杆设置在水平杆的下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框架由多个工字钢拼焊制作。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移动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行走滑轮组、一个第二行走滑轮组和一个轨道,两个第一行走滑轮组可左右行走的分别与主框架顶部的前后两侧的工字钢配合连接,两个第一行走滑轮组底部通过轨道连接,所述的轨道由工字钢制作,第二行走滑轮组可前后移动的与轨道配合连接,千斤顶通过绳索与第二行走滑轮组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行走滑轮组和第二行走滑轮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行走轮、两个连接板和一个连接轴,两个行走轮外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一个连接轴连接,两个行走轮设置在工字钢腹板的两侧,并且沿着工字钢的底部翼缘板行走。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主框架上在平台板的下部设有多个能支撑平台板的圆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主框架中下位置四周均设有防护围栏。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平台板上在放置爬梯的位置设置一个防止爬梯向前滑动的挡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主框架、支撑架、平台板和爬梯,从而形成一个操作平台,然后将该操作平台固定在盖梁翼缘板上,工人即可利用该操作平台完成对盖梁的二次张拉工作,另外,通过设置移动调节装置,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张拉位置的变化,左右或前后移动千斤顶,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避免了传统的需要采用吊车施工,导致了吊车机械设备的严重浪费的问题和搭设脚手架施工,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
[0016]2.通过设置第三斜杆,可以起到加强支撑作用,提高整个装置的强度。
[0017]3.主框架通过工字钢拼焊制作,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工字钢结构可以作为移动调节装置的左右移动的移动轨道,简化移动调节装置的结构;将移动调节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行走滑轮组、一个第二行走滑轮组和一个轨道,第一行走滑轮组可在主框架的工字钢上左右移动,从而完成千斤顶在左右方向上的调节,第二行走滑轮组在轨道上的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完成千斤顶在前后方向上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0018]4.通过在主框架的四周设置防护围栏,可以对工人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从高空坠落。
[0019]5.通过在平台板上设置一个防止爬梯向前滑动的挡条,从而在将爬梯的上部靠在盖梁上时,防止爬梯向前滑动,提高爬梯稳定性,避免工作人员在爬爬梯时,爬梯滑动造成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23]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为图2在B处的放大图;
[0025]图中:1、主框架;2、配对支撑;21、水平杆;22、第一斜杆;23、第二斜杆;24、第三斜杆;3、平台板;4、爬梯;5、移动调节装置;51、第一行走滑轮组;511、行走轮;512、连接板;513、连接轴;52、第一行走滑轮组;53、轨道;6、千斤顶;7、盖梁;8、圆钢;9、防护围栏;10、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00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参照图1
和图2,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包括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主框架1和固定在主框架1上方的能卡住盖梁7的支撑架,主框架1的底部铺设有平台板3,在平台板3的下部可设有多个能支撑平台板3的圆钢8,圆钢8两端与主框架1固定连接,主框架1中下位置四周均设有防护围栏9,防护围栏9可以对工人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从高空坠落;主框架1内设有能张拉盖板的千斤顶6和能使得工人从平台板3爬到盖梁7上部的爬梯4,为了便于调整,爬梯4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可移动的部件,爬梯4底部放置在平台板3上,上部抵靠在盖梁7的翼缘板上,另外,平台板3上在放置爬梯4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防止爬梯向前滑动的挡条10,从而在将爬梯4的上部靠在盖梁7上时,防止爬梯4向前滑动,提高爬梯4的稳定性,避免工作人员在爬爬梯4时,爬梯4滑动造成的安全事故,千斤顶6通过能使其前后左右移动的移动调节装置5与主框架1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配对支撑2,每个配对支撑2包括水平杆21、第一斜杆22和第二斜杆23,第一斜杆22的上半段与第二斜杆23和水平杆21围合成三角形,第一斜杆22远离第二斜杆23的一端固定在主框架1远离盖梁7的一侧,水平杆21放置固定在盖梁7的翼缘板上。另外,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强度,每个第一斜杆22与主框架1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三斜杆24,第三斜杆24设置在水平杆21的下部。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主框架1由多个工字钢拼焊制作,工字钢结构可以作为移动调节装置5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主框架和固定在主框架上方的能卡住盖梁的支撑架,主框架的底部铺设有平台板,主框架内设有能张拉盖板的千斤顶和能使得工人从平台板爬到盖梁上部的爬梯,千斤顶通过能使其前后左右移动的移动调节装置与主框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配对支撑,每个配对支撑包括水平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的上半段与第二斜杆和水平杆围合成三角形,第一斜杆远离第二斜杆的一端固定在主框架远离盖梁的一侧,水平杆放置固定在盖梁的翼缘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斜杆与主框架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三斜杆,第三斜杆设置在水平杆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框架由多个工字钢拼焊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施工的简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行走滑轮组、一个第二行走滑轮组和一个轨道,两个第一行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王栋孙伟亮明茂刚任冰心梁龙张宪胜李涛宋海霞曲超张万国赵宗奎胡晋春周传水马宏伟范献军许长建秦敬耀王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