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43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包括钢丝绳护网本体,将绳圈的上部夹持在上夹板A和下夹板A之间,所述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下部与钢丝绳护网本体连接。连接牢靠,且第一固定板的拉力均匀分布到钢丝绳护网本体上,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韧性强、抗阻燃、抗冲击、抗击打、耐腐蚀的优势,能有效防止溅起的煤块击伤工作人员的同时,比铁质护网更耐用,是铁质护网使用寿命的几倍,并可重复利用,是替代铁质护网的理想产品。第一固定板的拉力均匀分布到钢丝绳护网本体上,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

New support flexible protective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属于防护网制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采煤过程中,采煤机割下的煤块和矸石飞入工人工作空间的现象也经常发生,飞溅的煤块、矸石等极易击伤工作人员和损坏综合开采设备,造成极其严重的人身、设备安全事故。因此,在采煤机与工人工作空间之间加装防护装置也得到了众多液压支架生产厂家的重视。传统液压支架护网为铁质防护网,存在易生锈、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0003]因此亟待一种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
[0006]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包括钢丝绳护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的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顶部连接器,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的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连接器,所述顶部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板和钢丝绳护网本体的螺旋钢丝绳A,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通过螺钉A连接在一起的上夹板A和下夹板A,上夹板A的下表面具有上层半圆柱孔,下夹板A的上表面具有下层半圆柱孔,上层半圆柱孔和下层半圆柱孔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上部逐个贯穿对应的通孔,将绳圈的上部夹持在上夹板A和下夹板A之间,所述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下部与钢丝绳护网本体连接。连接牢靠,且第一固定板的拉力均匀分布到钢丝绳护网本体上,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防护网由防护网绳防护网绳和连接扣连接扣组成,防护网绳编织成菱形的网格状,且防护网绳的网格交汇处由连接扣固定,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下部逐个贯穿钢丝绳护网本体最上层的对应的网格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连接器包括第第二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板和钢丝绳护网本体的螺旋钢丝绳B,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通过螺钉B连接在一起的上夹板B和下夹板B,上夹板B的下表面具有上层半圆柱孔,下夹板B的上表面具有下层半圆柱孔,上层半圆柱孔和下层半圆柱孔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螺旋钢丝绳B绳圈的下部逐个贯穿对应的通孔,将绳圈的下部夹持在上夹板B和下夹板B之间,所述螺旋钢丝绳B绳圈的下部与逐个贯穿钢丝绳护网本体最下层的对应的网格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板A上开设有与螺钉A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下夹板A上开设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螺钉连接孔,所述螺钉A依次贯穿螺钉连接孔、螺纹孔与螺管A螺纹连接,螺管A与螺管B底端的铰接座A铰接,所述螺管B的另一端与螺柱A螺纹连接,所述螺钉A与螺柱A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柱A的上端焊接在液压支架顶梁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钉连接孔为沉头螺钉孔,且与螺钉A的螺帽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B上开设有与螺钉B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上夹板B上开设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螺钉连接孔,所述螺钉B依次贯穿螺钉连接孔、螺纹孔与螺管C螺纹连接,螺管
C与螺管D上端的铰接座B铰接,所述螺管D的另一端与螺柱B螺纹连接,所述螺钉B与螺柱B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柱B的上端焊接在液压支架底座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绳由7-19股绳束,每股绳束有7-37根钢丝,30-12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钢丝绳A由7-19股绳束,每股绳束有7-37根钢丝,30-12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螺钉A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柱A数量与螺钉A的竖向相匹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钢丝绳护网本体防护网由防护网绳防护网绳和连接扣连接扣组成,防护网绳编织成菱形的网格状,且防护网绳的网格交汇处由连接扣固定,具有韧性强、抗阻燃、抗冲击、抗击打、耐腐蚀的优势,能有效防止溅起的煤块击伤工作人员的同时,比铁质护网更耐用,是铁质护网使用寿命的几倍,并可重复利用,是替代铁质护网的理想产品。
[0017]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通过螺钉A连接在一起的上夹板A和下夹板A,将绳圈的上部夹持在上夹板A和下夹板A之间,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下部逐个贯穿钢丝绳护网本体最上层的对应的网格孔,连接牢靠,且第一固定板的拉力均匀分布到钢丝绳护网本体上,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
[0018]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上夹板A上开设有与螺钉A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下夹板A上开设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螺钉连接孔,所述螺钉A依次贯穿螺钉连接孔、螺纹孔与螺管A螺纹连接,螺管A与螺管B底端的铰接座A铰接,所述螺管B的另一端与螺柱A螺纹连接,所述螺钉A与螺柱A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柱A的上端焊接在液压支架顶梁上,螺柱A预先焊接在液压支架顶梁上,连接更加便捷。
[0019]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顶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底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螺旋钢丝绳A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钢丝绳护网本体
ꢀꢀ
1.1、防护网绳
ꢀꢀ
1.2、连接扣
ꢀꢀ
2、上夹板A3、下夹板A4、螺旋钢丝绳A5、螺钉A6、螺管A7、螺管B8、铰接座A9、螺柱A
ꢀꢀ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0028]如图1

4所示,所述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包括钢丝绳护网本体1,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顶部连接器,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连接器,所述顶部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板和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螺旋钢丝绳A4,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通过螺钉A5连接在一起的上夹板A2和下夹板A3,上夹板A2的下表面具有上层半圆柱孔,下夹板A3的上表面具有下层半圆柱孔,上层半圆柱孔和下层半圆柱孔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螺旋钢丝绳A4绳圈的上部逐个贯穿对应的通孔,将绳圈的上部夹持在上夹板A2和下夹板A3之间,所述螺旋钢丝绳A4绳圈的下部与钢丝绳护网本体1连接。
[0029]螺旋钢丝绳A绳圈的下部逐个贯穿钢丝绳护网本体最上层的对应的网格孔,连接牢靠,且第一固定板的拉力均匀分布到钢丝绳护网本体上,将钢丝绳护网本体有效的展开。
[0030]优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包括钢丝绳护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顶部连接器,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连接器,所述顶部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板和钢丝绳护网本体(1)的螺旋钢丝绳A(4),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通过螺钉A(5)连接在一起的上夹板A(2)和下夹板A(3),上夹板A(2)的下表面具有上层半圆柱孔,下夹板A(3)的上表面具有下层半圆柱孔,上层半圆柱孔和下层半圆柱孔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螺旋钢丝绳A(4)绳圈的上部逐个贯穿对应的通孔,将绳圈的上部夹持在上夹板A(2)和下夹板A(3)之间,所述螺旋钢丝绳A(4)绳圈的下部与钢丝绳护网本体(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护网本体(1)防护网由防护网绳防护网绳(1.1)和连接扣连接扣(1.2)组成,防护网绳编织成菱形的网格状,且防护网绳的网格交汇处由连接扣固定,螺旋钢丝绳A(4)绳圈的下部逐个贯穿钢丝绳护网本体(1)最上层的对应的网格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支架柔性防护网,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传刚许光肖刘广文许光光许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市巨顶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