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阀换向联,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用于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包括工程车辆在内的行走机械的作业需要多个液压执行机构复合运动共同完成,因此,需要多个液压换向阀来分别控制各个执行机械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多路阀是一种能控制多个液压执行机构的换向阀组合,它是以两个以上的换向阀为主体,集成换向阀、单向阀、安全阀、梭阀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集成阀。负载敏感多路阀是一种常见的多路阀,其设置有补偿阀,使得当各执行元件工作时,工作流量只与阀芯开度相关,而与负载压力无关。与其它多路阀一样,负载敏感多路阀一般包括首联、尾联及换向联。
[0003]然而,现有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中为了实现期望的功能而采取了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导致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的体积较大,制造成本高。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化的结构设计的新型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能够在改进工作性能的同时减小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的体积,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本申请的换向联既可以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内形成有补偿阀和换向阀,补偿阀包括形成于阀体内的补偿阀孔,以及设置在补偿阀孔内的补偿阀芯,在补偿阀孔中形成有补偿阀进油腔、补偿阀出油腔、弹簧侧控制腔和无弹簧侧控制腔,换向阀包括形成于阀体内的换向阀孔,以及设置在换向阀孔内的换向阀芯,换向阀芯控制在换向阀孔中形成的主进油腔、第一工作油腔、第二工作油腔、第一回油腔、第二回油腔、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和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补偿阀出油腔与所述主进油腔连通;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阀体内的反馈油路,所述反馈油路用于根据换向阀芯在换向阀孔中的位置将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和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中的一个与弹簧侧控制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通向阀体外部的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其中,进油口与补偿阀进油腔连通,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腔和第二工作油腔连通,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分别与第一回油腔和第二回油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第一回油腔、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第一工作油腔、主进油腔、第二工作油腔、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和第二回油腔在所述换向阀孔中沿轴向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当所述换向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所述主进油腔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腔和所述第二工作油腔均断开,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与所述第一回油腔连通,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腔连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换向阀芯向第一侧移动,所述主进油腔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腔以及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油腔以及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腔连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换向阀芯向第二侧移动,所述主进油腔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腔以及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连通,所述第一工作油腔以及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与所述第一回油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还包括,设置在反馈油路中的梭阀,所述梭阀将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和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中较大的压力进送至所述弹簧侧控制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所述反馈油路包括将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连通至梭阀的第一反馈孔、将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连通至梭阀的第二反馈孔、以及将梭阀连通至所述弹簧侧控制腔的第三反馈孔,将所述补偿阀芯与所述换向阀芯所在的平面定义为参考平面,所述第一反馈孔和第二反馈孔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参考平面垂直,所述第三反馈孔大致平行于所述主参考平面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所述梭阀包括:形成于所述阀体中的梭阀腔,所述梭阀腔与所述第一反馈孔相连并且沿所述第一反馈孔的方向延伸;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梭阀腔内,所述套筒的朝向所述第一反馈孔的一侧设置有内侧台阶部,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反馈孔连通的径向开口,其中,第三反
馈孔在所述第一反馈孔与所述径向开口之间连通至所述梭阀腔,并且不被所述套筒封堵;阀元件,所述阀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反馈孔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台阶部之间,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反馈孔与所述第二反馈孔中较高的压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封闭所述第一反馈孔或所述内侧台阶部,以分别使所述第二反馈孔或者第一反馈孔与所述第三反馈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在换向阀孔中设置有与第一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相连通的第一环形取压槽,以及与第二负载敏感反馈取压口相连通的第二环形取压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敏感多路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孝,翟立奎,何慎之,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动力系统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