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由质量配比为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特别涉及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富锌涂料对基材具有优异的保护性能,在海上平台、码头等海洋设施、石油化工管道与储罐等防腐领域上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环氧富锌涂料施工简便、对基材的前期处理要求较低,涂膜附着力强、硬度高,不易开裂、受损,与其它中间漆、面漆配套相容性好,更加符合上述行业对漆膜涂层的整体要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性环氧富锌漆多为三组分体系,施工工艺复杂,给现场施工喷涂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为数不多的双组分水性环氧富锌漆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防腐性能不佳,或者防腐性能尚可但耐湿热性能较差,漆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起泡锈蚀,产品很难兼顾防腐性和耐湿热性;同时部分产品的稳定性较差,易形成硬质沉淀,施工过程中极易流挂,无法适应满足现场的施工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具优异的防腐性和耐湿热性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同时兼顾良好的抗流挂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的制备方法。
[0004]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主要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3:1
‑
4.5:1;所述的A组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
[0005][0006][0007]所述B组分由以下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
[0008][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A组分中改性环氧树脂固体份为75%,环氧当量为500
‑
675;分散剂为不含水的高分子改性丙烯酸共聚物;流变助剂为聚脲类流变助剂;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为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B组分中流变助剂为羟乙基纤维素醚和聚氨酯类增稠剂中的至少任一种。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4:1。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B组分中,改性胺环氧固化剂和酚醛胺环氧固化剂的总量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5
‑
23%。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B组分中,所述改性胺环氧固化剂为自乳化型改性脂肪胺固化剂。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酚醛胺环氧固化剂为腰果酚改性胺固化剂,又称天然长链取代酚醛胺固化剂,含有脂肪族氨基、弱酸性的酚羟基以及苯环上带有的含双键C15长链。
[0015]所述改性环氧树脂是指将一些含有氨基和亲水性聚醚基团的聚合物通过接枝反应引入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即,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上接枝含有氨基和亲水性聚醚基团的聚合物。
[00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胺环氧固化剂为亨斯迈38
‑
1型改性胺环氧固化剂。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酚醛胺环氧固化剂为卡德莱的NX
‑
8101型酚醛胺环氧固化剂。
[0018]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9](1)将改性环氧树脂、分散剂、成膜助剂在低速搅拌状态下预混10min,继续加入流变助剂、消泡剂、附着力促进剂、锌粉保护剂,搅拌10min至体系均匀;
[0020]再将500目锌粉加入到在1200~1500rmp/min的转速下,高速分散30~40min,至细度低于60μm;加入有机膨润土调节体系粘度,继续分散10~15min,得到A组分;
[0021](2)将水性环氧固化剂、纯水、消泡剂、防闪锈、增稠剂在搅拌状态下混合均匀,得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混合物;在500rmp/min的转速下,将流变助剂加入到上述混合物当中,均匀分散10~15min,得到B组分;
[0022](3)按照质量比3:1
‑
4.5:1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水性环氧富锌底漆。
[0023]与现有技术成果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改性胺固化剂基础上引入了酚醛胺环氧固化剂,将两种不
同类型的改性胺固化剂进行复配,一定程度解决了海上平台、码头等部分海洋设施在高湿热条件下容易生锈的问题,耐盐雾性达到800h以上,耐湿热性达到280h以上,漆膜兼具优异的防腐性和耐湿热性。
[0025](2)本专利技术分别在富锌底漆主剂和固化剂组分中选择合适的流变助剂,提高了富锌底漆的贮存稳定性,同时增加喷涂时的稀释稳定性和抗流挂性,使涂料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
[0026](3)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消泡剂,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漆膜干燥后穿透性针孔的产生,极大的提高了富锌底漆的防腐性能。
[0027](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双组份水性环氧富锌漆具有VOC含量低、气味小的特点,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VOC限制和施工工人健康安全的诉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所述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主要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3:1
‑
4.5:1;所述的A组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
[0030][0031]所述B组分由以下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
[0032][0033][003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4:1。
[0035]所述A组分中改性环氧树脂固体份为75%,环氧当量为500
‑
675;分散剂为不含水的高分子改性丙烯酸共聚物,对颜料有很好的抗絮凝性能,能有效改善难分散的颜料;流变助剂选用聚脲类流变助剂,其特点是配漆时搅拌后可以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产生较高的触变性能防止沉降并改善抗流挂性;附着力促进剂选用硅烷偶联剂,其特点是能和无机基材形成强结合力的共价键,使得连接漆膜和基材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并难以剥离;消泡剂选择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其特点是具有消泡速率快,消除微泡能力强的特点,极大地避免了涂料在涂装过程中漆膜出现穿透性针孔。
[0036]所述B组分中流变助剂为羟乙基纤维素醚和聚氨酯类增稠剂中的至少任一种,其特点是具有优异的抗流挂性,同时其对流动及流平性的影响降至最低,赋予涂料良好的触变性。
[0037]在B组分中,改性胺环氧固化剂和酚醛胺环氧固化剂的总量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5
‑
23%,所述改性胺环氧固化剂为自乳化型改性脂肪胺固化剂,所述酚醛胺环氧固化剂为腰果酚改性胺固化剂,又称天然长链取代酚醛胺固化剂,含有脂肪族氨基、弱酸性的酚羟基以及苯环上带有的含双键C15长链。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胺环氧固化剂为亨斯迈38
‑
1型改性胺环氧固化剂;所述酚醛胺环氧固化剂为卡德莱的NX
‑
8101型酚醛胺环氧固化剂。
[0038]所述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主要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3:1
‑
4.5:1;所述的A组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所述B组分由以下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改性环氧树脂固体份为75%,环氧当量为500
‑
675;分散剂为不含水的高分子改性丙烯酸共聚物;流变助剂为聚脲类流变助剂;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为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流变助剂为羟乙基纤维素醚和聚氨酯类增稠剂中的至少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在B组分中,改性胺环氧固化剂和酚醛胺环氧固化剂的总量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5
‑
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胺环氧固化剂为自乳化型改性脂肪胺固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上接枝含有氨基和亲水性聚醚基团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左慧明,张汉青,祝宝英,刘汉功,刘睿,陈力,庄振宇,许飞,周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