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28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该方法用于放电车辆,放电车辆与外部充放电连接装置连接,放电车辆内设置有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线束控制导引电路,线束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线束容量识别电阻,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被配置为第一充放电检测点,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充放电检测点的第一实际电压;确定第一实际电压落入的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根据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本申请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可供放电装置识别线缆容量,提高充放电的安全性。提高充放电的安全性。提高充放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充放电
,尤其涉及一种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充放电时,由充放电连接装置连接放电车辆和充电车辆,出现了充放电连接装置烧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该方法可供放电车辆识别线缆容量,提高充放电的安全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应用于放电车辆,所述放电车辆连接外部的充放电连接装置,所述放电车辆内设置有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束和线束控制导引电路,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线束容量识别电阻,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被配置为第一充放电检测点,所述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充放电检测点的第一实际电压;确定所述第一实际电压落入的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基于充放电连接装置中设置线束容量识别电阻,在V2V充放电时,可以在放电车辆的第一充放电检测点检测线束容量识别电阻两端的电压或流经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电流,以获得充放电连接装置中连接线束的过载能力(连接线束的容量),可以被放电车辆利用,以使放电车辆输出不超过连接线束的过载能力的电信号,避免出现连接线束过载而烧毁的现象,提高充放电安全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包括: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一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一容量;或者,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二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二容量,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电压值,所述第二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容量;或者,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三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三容量,其中,所述第三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电压范围的电压值,所述第三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容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束包括DC+线和DC

线,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和电压

容量对应表确定所述DC+线和所述DC

线中至少一者的线束容量。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V2V控制导引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充放电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以获取所述第一充放电检测点的电压。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与充电车辆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包括充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所述充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后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后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配置为第二充放电检测点;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放电检测点连接;所述V2V控制导引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充放电检测点的第二实际电压;确定所述第二实际电压落入的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的连接状态。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的连接状态,包括:
[0011]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四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半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未连接状态或者半连接状态;
[0012]或者,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五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未连接状态或半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五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四电压范围的电压值;
[0013]或者,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六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半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六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五电压范围的电压值;
[0014]或者,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七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七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五电压范围的电压值。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子锁模块,所述第一电子锁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的A+连接端子、A

连接端子;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子锁模块,所述第二电子锁模块包括第二电源端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放电车辆的A+连接端子、A

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连接在所述放电车辆的S+连接端子和所述充电车辆的S+连接端子之间;所述放电车辆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放电车辆的蓄电池和A+连接端子连接,或者,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放电车辆的蓄电池和A

连接端子连接;所述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
均处于全连接状态;所述放电车辆控制所述电源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端上电;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闭合以保持所述第三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闭合以保持所述第二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子锁模块,所述第一电子锁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的A+连接端子、A

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充放电检测点连接;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放电车辆,所述放电车辆连接外部的充放电连接装置,所述放电车辆内设置有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束和线束控制导引电路,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线束容量识别电阻,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被配置为第一充放电检测点,所述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充放电检测点的第一实际电压;确定所述第一实际电压落入的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包括: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一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一容量;或者,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二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二容量,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电压值,所述第二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容量;或者,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三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为第三容量,其中,所述第三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电压范围的电压值,所述第三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束包括DC+线和DC

线,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连接线束的线束容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DC+线和所述DC

线中至少一者的线束容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束容量识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V2V控制导引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充放电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以获取所述第一充放电检测点的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还与充电车辆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包括充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所述充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放电车辆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后的第一端与车身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后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配置为第二充放电检测点;所述线束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放电检测点连接;所述V2V控制导引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充放电检测点的第二实际电压;确定所述第二实际电压落入的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的连接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2V充放电控制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的连接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四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半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未连接状态或者半连接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五电压范围,确定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放电车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且所述充放电连接装置与所述充电车辆处于未连接状态或半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五电压范围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四电压范围的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目标预设电压范围为第六电压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黄伟李超宋金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