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致密低渗气藏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临界携液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藏工程评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致密低渗气藏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临界携液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含水气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含水量的增加和气藏压力的降低严重影响气井排液和气井的正常生产,极大增加了低孔、低渗、致密等复杂地质条件下低产气田的开发难度。准确预测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速对于指导气井开发十分重要。井筒内的流动过程较复杂,流型主要呈现上雾下段塞的特点,而环雾流是井筒内较为常见的一种流型。在环雾流条件下,液相以管壁液膜和气流中夹带的液滴两种形式被携带至地面。
[0003]目前,我国常用的携液临界流量模型包括Turner模型、李闽模型和王毅忠模型。Turner假设被高速气流携带的液滴是圆球形的前提下,导出了气井携液临界流量和产量计算公式,并对其导出的临界流量和产量公式加上20%的修正系数。Turner同时指出这些公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气井,它适用于气液比非常高(GLR>1367m3/m3),流态属雾状流的气液井。Mi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致密低渗气藏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临界携液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测积液气井进行井筒流态可视化模拟实验,确定所述待测积液气井难于携液部位;S2:获取所述待测积液气井的实际生产与结构数据,并对所述实际生产与结构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步骤S1确定的所述待测积液气井难于携液部位的实际压力;S3:建立n维球形携液模型,根据已知待测气田的积液气井与非积液井的统计资料拟合,确定所述n维球形携液模型的维度n,进而确定适合所述待测气田的n维球形携液模型,从而计算所述待测气田的各个积液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判断所述各个积液气井的积液情况;所述n维球形携液模型为:相应临界携液流量公式为:q
sc
=D
×
Apv/ZT
ꢀꢀꢀꢀ
(2)其中,v—液滴在气流中的运动速度,m/s;ρ
L
—液体的密度,kg/m3;ρ
g
—天然气密度,kg/m3;C
D
—曳力系数,无因次;D—最小携液系数,无因次;σ—气液表面张力,N/m;A—所述待测积液气井截面积,m2;p—所述待测积液气井难于携液部位的实际压力,MPa;T—所述待测积液气井难于携液部位的实际温度,K;Z—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气体偏差因子;g—重力加速度,m/s2;q
sc
—所述待测积液气井实际产气量,m3/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致密低渗气藏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临界携液能力的方法,其中,所述井筒流态可视化模拟实验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待测积液气井的井身结构特征,建立井筒可视化模拟系统;通过所述井筒可视化模拟系统,观察并分析所述待测积液气井积液规律,确定所述待测积液气井难于携液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致密低渗气藏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临界携液能力的方法,其中,所述井筒可视化模拟系统包括压缩机、气体压力容器、气量测试子系统、注气阀、注水阀、放空阀、调节阀、水平段、垂直段、水平段压力传感器、水平段压降传感器、垂直段井口压力传感器、垂直段井口压降传感器、垂直段井口调压与温度测试子系统、气液分离器、计量水箱;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连接处的倾角根据所述待测积液气井的井身结构特征调节;
所述压缩机、气体压力容器、气量测试子系统、注气阀依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计量水箱、调节阀、注水阀依次连接;所述放空阀、注气阀、注水阀、水平段压力传感器依次沿所述水平段的井口设置;所述水平段压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英,于清艳,胡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