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包膜结构及真空绝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21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包膜结构及真空绝热板,外包膜结构包括:第一阻隔层结构、第二阻隔层结构、第三阻隔层结构和封合层结构,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和所述封合层结构依次由外而内设置,所述封合层结构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真空绝热板包括所述的外包膜结构。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内部穿刺、外部冲击或者折叠而发生的破裂、撕裂、裂纹等情况。裂纹等情况。裂纹等情况。

An outer coating structure and vacuum insul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包膜结构及真空绝热板


[0001]本申请属于膜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外包膜结构及真空绝热板。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等作为真空绝热板的内部材料,在真空绝热板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外包膜包裹玻璃纤维等,再进行抽真空收缩成板材。因此,外包膜需要能够防内部穿刺、外部冲击或者折叠而发生的破裂、撕裂、裂纹等情况。此外,加工完成的真空绝热板一般应用于冰箱等的绝热壁,因此,外包膜还需要具有隔热、防潮、阻湿的特性。现有技术中的外包膜结构,往往具有镀铝乙烯&乙烯醇共聚物(VMEVOH)层结构及聚偏二氯乙烯薄膜(PVDC)层结构,而VMEVOH层结构存在垄断情况,购买不便利,交货迟延,成本较高;PVDC层结构不环保,会给环境带来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包膜结构及真空绝热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外包膜结构,包括:第一阻隔层结构、第二阻隔层结构、第三阻隔层结构和封合层结构,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和所述封合层结构依次由外而内设置,所述封合层结构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
[0006]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和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通过第一粘合层结构连接。
[0007]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和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通过第二粘合层结构连接。
[0008]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和所述封合层结构通过第三粘合层结构连接。
[0009]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结构、所述第二粘合层结构和/或所述第三粘合层结构采用聚氨酯类粘合剂。
[0010]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包括: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结构。
[0011]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包括:聚酯镀铝膜层结构。
[0012]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包括: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结构。
[0013]进一步地,上述的外包膜结构,其中,所述封合层结构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结构。
[0014]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上述的外包膜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在本申请中,第一阻隔层结构、第二阻隔层结构、第三阻隔层结构和封合层结构依次由外而内设置,封合层结构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内部穿刺、外部冲击或者折叠而发生的破裂、撕裂、裂纹等情况。
[0017]本申请外包膜结构形成了七层结构,具体是: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结构、第一粘合层结构、聚酯镀铝膜层结构、第二粘合层结构、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结构、第三粘合层结构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结构。上述结构能够达到现有技术中具有VMEVOH层结构一致的效果,且未采用该结构,由于该结构在市面上具有垄断的情况,因此本申请的成本较现有技术降低了20%。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包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第一阻隔层结构1、第二阻隔层结构2、第三阻隔层结构3、封合层结构4、第一粘合层结构5、第二粘合层结构6及第三粘合层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外包膜结构,包括:第一阻隔层结构1、第二阻隔层结构2、第三阻隔层结构3和封合层结构4,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1、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2、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3和所述封合层结构4依次由外而内设置,所述封合层结构4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隔层结构1、第二阻隔层结构2、第三阻隔层结构 3和封合层结构4依次由外而内设置,封合层结构4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的外包膜能够有效防止内部穿刺、外部冲击或者折叠而发生的破裂、撕裂、裂纹等情况。
[0024]具体地,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1和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2通过第一粘合层结构5连接以增强第一阻隔层结构1和第二阻隔层结构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25]具体地,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2和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3通过第二粘合层结构6连接以增强第二阻隔层结构2和第三阻隔层结构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26]具体地,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3和所述封合层结构4通过第三粘合层结构7连接以增强第三阻隔层结构3和封合层结构4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粘合层结构5、所述第二粘合层结构6和/或所述第三粘合层结构7采用聚氨酯类粘合剂。
[0028]具体地,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1包括但不限于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GX)层结构以提升外包膜结构的阻隔性。
[0029]具体地,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2包括但不限于聚酯镀铝膜(VMPET)层结构以进一步提升外包膜结构的阻隔性。
[0030]具体地,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3包括但不限于镀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GX)层结构以进一步提升外包膜结构的阻隔性。
[0031]具体地,所述封合层结构4包括但不限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LDPE) 层结构以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
[0032]本实施例具体形成的外包膜结构为七层结构,具体是:GX层结构、第一粘合层结构5、VMPET层结构、第二粘合层结构6、GX层结构、第三粘合层结构7及LLDPE层结构,以下通过实验数据对本实施例的外包膜结构性能指标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0033][0034][0035]其中,上表中的现行品的结构为七层结构,具体是:GX层结构、粘合层结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NY)层结构、粘合层结构、VMEVOH层结构、粘合层结构及LLDPE层结构。
[0036]将本实施例与现行品比较,由上表可以得出,在测试项目中,本实施例能够达到与现行品一致的效果,且未采用市面上垄断的VMEVOH层结构,从而成本降低了20%。
[0037]此外,本申请在研发过程中,还研制了比较例1的结构,其为七层结构,具体是:GX层结构、粘合层结构、VMPET层结构、粘合层结构、共挤聚酰胺薄膜层结构、粘合层结构及LLDPE层结构,可以得出,比较例1采用的是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隔层结构、第二阻隔层结构、第三阻隔层结构和封合层结构,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和所述封合层结构依次由外而内设置,所述封合层结构与待包装结构相接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层结构和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通过第一粘合层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隔层结构和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通过第二粘合层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隔层结构和所述封合层结构通过第三粘合层结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锦戴竟成江田春彦赵阳徐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凸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