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1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包括外壳、阀芯、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阀芯安装在外壳内,第一密封套位和第二密封套均套设在阀芯的外部,第二密封套位于第一密封套的下部;第一密封套的横截面为楔形。本通过将阀芯外套设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且第一密封套的横截面为楔形的,由于第一密封套的外壁是楔形的,因此如果阀芯向下运动,则将第一密封套也向下挤压,使得第一密封套与外壳、阀芯的接触更贴合,密封效果更好,第二密封套是位于阀芯的底部的,则当阀芯向下时,第二密封套同样也是会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第二密封套同样也是会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第二密封套同样也是会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Oil gas transfe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转换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生产的汽油机均是以燃油作为动力源,污染大,油耗高。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单燃料汽油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0003]CNG为压缩天然气的简称。CNG为无毒、无味、无色气体,具有价格低、不含苯、铅、硫等致癌物质,及工作区域无积碳、不稀释机油、发动机磨损小、储量丰富、便于储存运输等特点,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单纯以CNG 作为燃料的汽油机虽然能够解决油耗和污染问题,但由于存在动力性不佳和移动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使其很难作为成熟的机型占领市场。因此市场上应运而生了油气两用的双燃料发电机。
[0004]双燃料发电机通常是采用油气转换开关来实现燃气或者燃油的切换,但是现有的油气转换开关市场上出现了CNG/燃油双燃料汽油机,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有选择地采用CNG或燃油作为动力源,既解决了污染、油耗等问题,又能够满足动力性和方便移动的要求。CNG气瓶内的气压易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气压不足时,燃气则会影响汽油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5]现有技术中,双燃料汽油机通常是采用油气转换开关来实现燃气或者燃油的切换,但是这种油气转换开关,普遍采用橡胶密封或转轴密封。然而,油气转换开关采用橡胶密封时,橡胶老化后,会造成开关旋转困难或无法旋转,降低了使用寿命;油气转换开关若采用转轴密封,需要超高精度的转轴加工以实现密封,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目前采用橡胶密封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旋转困难,或者采用高精度的转轴密封会导致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气转换开关。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包括外壳、阀芯、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密封套位和第二密封套均套设在所述阀芯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套的下部;所述第一密封套的横截面为楔形。
[0009]优选的,所述阀芯包括气阀段和油阀段,所述气阀段的外直径大于所述油阀段的外直径,所述气阀段外设有第一台阶,所述油阀段外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侧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一台阶处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包括滑动段和限位段,所述滑动段的距离所述气阀段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段距离所述气阀段顶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滑动段内滑动。第一凸起可以在滑动段内滑动当转动后又会被限位段阻止,通过限位段阻止阀芯继续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上部设有两个第一防转槽,所述第一密封套外对应所述第一防转槽处设有第一防转凸起;所述第一防转槽位于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限位段的连接
处。第一密封套通过第一防转凸起与第一防转槽配合,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套随着阀芯的转动而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对应所述油阀段处设有第五台阶,所述第五台阶上设有三个第二防转槽,所述第二密封套外对应所述第二防转槽处设有第二防转凸起,三个所述第二防转槽沿着所述第五台阶的圆周均匀设置。第二密封套的第二防转凸起卡入第二防转槽内,可以防止第二密封套随着阀芯的转动而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气阀段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油阀段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油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出油口位于所述油阀段的底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处分别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是错位设置的,这样不会导致油路导通的时候气路也导通,将进油口和进气口相对设置,就可以将熄火状态设置在中间,这样在转动到另一个状态时才不会混乱。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台阶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弹片,所述阀芯穿过所述弹片,所述弹片的圆周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弹片是平滑连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所述外壳的内壁还设有第四台阶,所述第四台阶位于所述第三台阶的上部。阀芯转动,将弹片顶起,弹片对阀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可以使得密封效果更好。且阀芯在转动的过程,第二凹槽被第一台阶顶起,给操作者一个触感,当转动到位后,第二凹槽位于第一槽时,弹片瞬间复位,第二凹槽复位时还会发出响声,给操作者听觉的回应且有很强烈的档位感。所以该结构有弹片压死阀芯防止泄露和增强档位感两个优势。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连接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第二进气口上设有多角形的连接槽,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多边形的连接头,所述进气管不是直管。如果采用的进气管不是直的管子则,多角形的连接槽可以方便调节进气管的方向。通过多边形的连接头与边角形的连接槽配合,进气管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安装以方便更多发电机共用该转换开关。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角数为所述连接头边数的两倍,在调节的时候才能使得连接头的每个边都能进入连接槽内。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为八角形,所述连接头为四边形,这样进气管每转动一次,调整
°
角。
[0017]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阀芯外套设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且第一密封套的横截面为楔形的,由于第一密封套的外壁是楔形的,因此如果阀芯向下运动,则将第一密封套也向下挤压,使得第一密封套与外壳、阀芯的接触更贴合,密封效果更好,第二密封套是位于阀芯的底部的,则当阀芯向下时,第二密封套同样也是会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油气转换开关安装在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油气转换开关的爆炸图;
[0022]图4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5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6为阀芯与弹片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8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壳的主视图;
[0028]图10为图9中A

A的剖视图;
[0029]图11为图9中B

B的剖视图;
[0030]图12为第一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第一密封套的剖视图;
[0032]图14为第二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壳处于熄火状态的剖视图;
[0034]图16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壳处于气路导通状态的剖视图;
[0035]图17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壳的处于油路导通状态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阀芯(2)、第一密封套(3)和第二密封套(4);所述阀芯(2)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密封套(3)位和第二密封套(4)均套设在所述阀芯(2)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套(4)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套(3)的下部;所述第一密封套(3)的横截面为楔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包括气阀段(21)和油阀段(22),所述气阀段(21)的外直径大于所述油阀段(22)的外直径,所述气阀段(21)外设有第一台阶(211),所述油阀段(22)外设有第二台阶(221),所述第一台阶(211)的侧面设有第一凸起(212),所述外壳(1)对应所述第一台阶(211)处设有第三台阶(110),所述第三台阶(110)包括滑动段(111)和限位段(112),所述滑动段(111)的距离所述气阀段(21)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段(112)距离所述气阀段(21)顶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起(212)位于所述滑动段(111)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上部设有两个第一防转槽(113),所述第一密封套(3)外对应所述第一防转槽(113)处设有第一防转凸起(31);所述第一防转槽(113)位于所述滑动段(111)与所述限位段(112)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对应所述油阀段(22)处设有第五台阶(114),所述第五台阶(114)上设有三个第二防转槽(115),所述第二密封套(4)外对应所述第二防转槽(115)处设有第二防转凸起(41),三个所述第二防转槽(115)沿着所述第五台阶(114)的圆周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段(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安源唐曹杨祖然王师儒周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