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95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包括变温装置主体,变温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薄片状发热模块,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面,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公面配合使用的魔术贴母面,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可靠,造价低,能耗低,可重复利用,用来辅助降温和复温,可设置温度为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以达到能迅速降低温度和迅速恢复温度,并且保持体外循环中正常温度的作用,当该装置变温区域有损坏或者污染时,可通过拔下插口来更换,方便安全。方便安全。方便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温装置
,具体为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体外循环下心脏各类手术在我国及全世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体外循环技术也在其他重大手术及抢救中也在逐渐开展应用,心脏手术中常常需要将血液温度迅速降低,甚至深低温,用来保护身体各个器官,降低氧耗,当手术关键操作完成后,需要将血液温度、体温恢复正常,并且保持正常,保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对患者伤害,目前通用技术是使用体外循环变温水箱,大多数水箱是两个循环通路,一个循环为患者躺的水毯,一个循环连接膜式氧合器进行血液变温,变温水箱可设置温度,通过设置需要温度后,同时开放两个循环通路来降低温度和升高温度,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体外循环变温水箱技术能满足临床使用,但是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外科器械、耗材的辅助,外科心脏手术时间缩短,要求体外循环能迅速将温度降至手术要求,并且关键操作后迅速恢复正常温度,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减少由于体外循环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这时单纯靠变温水箱会显得降温和复温过慢,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出现手术中花时间来等待温度达到要求的情况,同时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由于使用年限增加,以及平时维护不足,机器内部管路产生水垢也会影响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心脏手术中需要迅速降低温度,同时迅速恢复正常温度过慢,影响手术进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包括变温装置主体,所述变温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薄片状发热模块,所述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面,所述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公面配合使用的魔术贴母面,所述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所述第一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拔子头,所述插拔子头的外部设有插拔母头,所述插拔母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线,所述第二电线的一端设有装置电源开关。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电源开关包括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与第二电线固定连接,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的外部设有示温液晶显示屏,所述示温液晶显示屏的下方设有升温按键,所述升温按键的下方设有降温按键。
[0007]优选的,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的外部且位于降温按键的下方设有开关按键,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的外部且位于开关按键的一侧设有红色工作指示灯。
[0008]优选的,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线,所述第三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
[0009]优选的,所述变温装置主体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夹子。
[0010]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可靠,造价低,能耗低,可重复利用,用来辅助降温和复温,可设置温度为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以达到能迅速降低温度和迅速恢复温度,并且保持体外循环中正常温度的作用,当该装置变温区域有损坏或者污染时,可通过拔下插口来更换,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夹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变温装置主体;2、薄片状发热模块;3、魔术贴公面;4、魔术贴母面;5、第一电线;6、插拔子头;7、插拔母头;8、第二电线;9、装置电源开关;10、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1、示温液晶显示屏;12、升温按键;13、降温按键;14、开关按键;15、红色工作指示灯;16、第三电线;17、插头;18、固定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8]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包括变温装置主体1,变温装置主体为为一长宽25cm的正方形,材料为双层尼龙材料,尼龙材料不易燃烧,耐热,而且柔软,25cm的长度正好起到对变温有帮助的作用,太长可能导致手术区域污染,太短又达不到帮助变温作用;变温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薄片状发热模块2,此种薄片状发热模块2发热更加均匀迅速,发热模块包裹在耐热柔软绝缘体材料中,发热模块的原理同电热毯一样,市面上主要的加热技术有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等几种,目前看碳纳米管的最耐折,稳定性也最好;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面3,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公面3配合使用的魔术贴母面4,魔术贴公面3和魔术贴母面4均宽10cm,长25cm;用于将变温装置主体1包覆在体外循环成人动脉管道的外部,而且目前体外循环成人动脉管道使用10号管道,外直径约1.5cm,外径周长4.71cm,此没有魔术贴的5cm区域也就是薄片状发热模块2的区域,正好包裹该管道;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5,第一电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拔子头6,插拔子头6的外部设有插拔母头7,当变温装置主体1出现损坏,或者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无法清理时,可由此处直接拔下更换新的;插拔母头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线8,第二电线8的一端设有装置电源开关9。
[0019]装置电源开关9包括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该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市面
上常见,可调节温度为20摄氏度到40摄氏度,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与第二电线8固定连接,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的外部设有示温液晶显示屏11,示温液晶显示屏11的下方设有升温按键12,升温按键12的下方设有降温按键13,通过升温按键12和降温按键13对温度进行控制;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的外部且位于降温按键13的下方设有开关按键14,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的外部且位于开关按键14的一侧设有红色工作指示灯15,开关按键14用于启动装置;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线16,第三电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7,用于供电;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夹子18,固定夹子18共有两个,用于对已经包覆在体外循环成人动脉管道外部的变温装置主体1进行夹紧,防止出现滑脱的情况。
[0020]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在体外循环管道安装完毕后,操作者再将体外循环动脉管道放置在该变温装置主体1正中没有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包括变温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薄片状发热模块(2),所述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面(3),所述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且位于薄片状发热模块(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公面(3)配合使用的魔术贴母面(4),所述变温装置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5),所述第一电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拔子头(6),所述插拔子头(6)的外部设有插拔母头(7),所述插拔母头(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线(8),所述第二电线(8)的一端设有装置电源开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循环中辅助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电源开关(9)包括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所述集合变压器温度调节器(10)与第二电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陈晓红陈俊王炯张媛媛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