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61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57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盘架,其中两个托盘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长方形框架和固定于长方形框架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托盘架包括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长边上,且所述下层支撑台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上层支撑台固定在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一端上方,所述上层支撑台与下层支撑台的高度差h大于等于45cm。该支撑装置的托盘架错开设置,且具有高度差,使得其上的构件之间不会相互遮挡,使得构件的所有部分均能够被很好的抛丸,提高了构件的抛丸效果。提高了构件的抛丸效果。提高了构件的抛丸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机的抛丸室内构件运送
,具体涉及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钢丸或钢砂)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钢构件表面上,让丸料冲击钢构件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
[0003]现有的抛丸机包括抛丸室和辊道,在所述抛丸室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辊道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从进料口向出料口依次水平排列,所述辊道从抛丸室进料口进入并向其内水平输送钢构件,通过辊道将钢构件从出料口输出。
[0004]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构件被直接放置在辊道的转动轮上,由于转动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构件在被传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的现象,使得构件不能够顺利的被送出料口。
[0005]有的抛丸室内也使用托盘架放置于辊道上来传送构件,通过托盘架可以将构件顺利的送出出料口,避免了构件在被传送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发生。然而,现有托盘架的上表面高度相等,没有层次,假如一次在托盘架上放置两个或更多的构件,则所有的构件在同一高度,在抛丸室内进行抛丸处理时,不同的构件之间会产生相互遮挡的现象,使得构件的某些部分不能够被很好的抛丸,影响构件的抛丸效果。
[0006]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构件之间会产生相互遮挡,使得构件的某些部分不能够被很好的抛丸,影响构件的抛丸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该支撑装置的托盘架错开设置,且具有高度差,使得其上的构件之间不会相互遮挡,使得构件的所有部分均能够被很好的抛丸,提高了构件的抛丸效果。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盘架,其中两个托盘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
[0010]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长方形框架和固定于长方形框架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
[0011]所述托盘架包括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长边上,且所述下层支撑台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上层支撑台固定在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一端上方,所述上层支撑台与下层支撑台的高度差h大于
等于45cm;
[0012]所述下层支撑台远离上层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构件掉落的第一防护板;
[0013]所述上层支撑台远离下层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构件掉落的第二防护板。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支撑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肋。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支撑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肋。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支撑台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梁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支撑台为中间带有通孔的钢板,所述上层支撑台的厚度为2cm

3cm。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支撑台为一长方形钢板,所述下层支撑台的厚度为2cm

3cm。
[0019]作为优选,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层辅助支撑台,所述下层辅助支撑台和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下层辅助支撑台的高度与下层支撑台的高度相等。
[0020]作为优选,所述下层辅助支撑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加强肋。
[0021]作为优选,所述下层辅助支撑台靠近第一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防护板。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盘架,其中两个托盘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所述托盘架包括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长边上,且所述下层支撑台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上层支撑台固定在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一端上方,所述上层支撑台与下层支撑台的高度差h大于等于45cm。该支撑装置的托盘架错开设置,且具有高度差,使得其上的构件之间不会相互遮挡,使得构件的所有部分均能够被很好的抛丸,提高了构件的抛丸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右视图;
[0026]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0027]图中:
[0028]1、长方形框架;2、下层支撑台;3、上层支撑台;4、第二加强肋;5、第一加强肋;6、第一防护板;7、下层辅助支撑台;8、第三防护板;9、第三加强肋;10、横梁;11、第二防护板;
[0029]31、第一竖梁;32、横向支撑梁;33、第二竖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包括支
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托盘架,一个托盘架位于支撑底座的一端,另一个托盘架位于支撑底座的另一端。当然,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设置的托盘架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
[0032]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长方形框架1和固定于长方形框架1上的横梁10,所述横梁10与所述长方形框架1的短边相平行。所述横梁10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更多,具体根据情况而定。所述横梁10的作用为增加支撑底座1的牢固度。所述长方形框架1的长度优选为6m左右,宽度优选为1m左右,相应的,所述横梁10的长度稍微短于长方形框架1的宽度。但以上各尺寸并不局限于此。
[0033]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长方形框架1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横梁10也采用钢材料制作而成,横梁1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长方形框架1的两长边上。但长方形框架1及横梁10的制作并不局限于钢材料,也可以选用其它材料。
[0034]所述托盘架包括上层支撑台3和下层支撑台2,所述下层支撑台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长方形框架1的两长边上,且所述下层支撑台2与所述长方形框架1的短边相平行;所述上层支撑台3固定在所述下层支撑台2的一端上方,所述上层支撑台3与下层支撑台2的高度差h大于等于45cm。
[0035]所述下层支撑台2远离上层支撑台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板6。工作时,第一防护板6用于阻挡放置在下层支撑台2上的构件掉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盘架,其中两个托盘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长方形框架和固定于长方形框架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托盘架包括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长边上,且所述下层支撑台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短边相平行;所述上层支撑台固定在所述下层支撑台的一端上方,所述上层支撑台与下层支撑台的高度差h大于等于45cm;所述下层支撑台远离上层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构件掉落的第一防护板;所述上层支撑台远离下层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构件掉落的第二防护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支撑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室内用于运送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中重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