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结构、后轴承及卧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47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油结构、后轴承及卧式压缩机,该吸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局部向上凸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由自所述底座向上凸起的连接壁以及连接各所述连接壁的底盖组成;所述腔体用于容置压缩机的后轴承的轴颈部,且容置所述轴颈部时,所述腔体的内壁与所述轴颈部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压缩机的吸油管不设置于吸油结构,而是设置于后轴承的连接部,同时,通过设计吸油结构腔体结构和后轴承的轴颈部端面的结构,减小吸油结构端部空间,曲轴的短轴部实现更充分润滑,从而提高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油结构、后轴承及卧式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油结构、后轴承及卧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压缩机的供油原理及吸油结构有别于立式压缩机,吸油结构承担着润滑油运输的功能,将润滑油从油池输送到各运动副,其设计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3]现有的吸油结构采用密封套壳结构,密封套壳结构包括密封腔、自密封腔向外径向延伸的底座,以及一端连通密封腔的吸油管,这种结构中吸油管通常设置于后轴承下部的位置,由于受油面所达的高度的限制,密封套壳与后轴承上部之间的空间为无润滑油输送的无效空间,从而使得后轴承的上部得不到润滑而造成磨耗;同时,密封套壳采用碳钢材料,吸油管为铜管,吸油管与密封套壳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通常吸油管需伸入密封腔中,此时吸油管将占用密封腔空间,从而影响密封套与压缩机后轴承之间的装配空间。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局部向上凸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由自所述底座向上凸起的连接壁以及连接各所述连接壁的底盖组成;所述腔体用于容置压缩机的后轴承的轴颈部,且容置所述轴颈部时,所述腔体的内壁与所述轴颈部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吸油结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与压缩机的后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结构与压缩机的后轴承连接时,轴颈部至少部分端面与所述底盖的内壁抵触。4.一种后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颈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气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吸油管,且吸油结构与压缩机的后轴承连接时,所述通孔与吸油结构的腔体的内壁与后轴承的轴颈部的外壁形成环形的第一间隙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边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L型结构的另一边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端面相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部的端面设置有向所述连接部方向凹陷的泵油口。7.一种卧式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欣嘉陈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