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蒸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42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蒸馏装置,包括蒸馏槽、第一出料管、第一电控阀门、加热装置、第一圆环、第一通孔、第二电控阀门、第二通孔、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第三通孔、第一密封管、进料管、第三单向阀、第二密封管、底板、第三密封管、第一管道、第四通孔、第四电控阀门、进水管、第二圆管、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管,所述蒸馏槽下端面中部设有向下设置的第一出料管,第一出料管进料口与蒸馏槽内部连通,第一出料管进料口设有第一电控阀门,蒸馏槽下端面中部设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蒸汽冷凝的位置直接设在蒸馏槽上端面,缩短了蒸汽的运行路径,提高了冷凝效率。提高了冷凝效率。提高了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蒸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馏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高效蒸馏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

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而现有的蒸馏装置分离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蒸馏装置,能够使其分离混合液体或液

固体系中各组分时更加高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蒸馏装置,包括蒸馏槽、第一出料管、第一电控阀门、加热装置、第一圆环、第一通孔、第二电控阀门、第二通孔、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第三通孔、第一密封管、进料管、第三单向阀、第二密封管、底板、第三密封管、第一管道、第四通孔、第四电控阀门、进水管、第二圆管、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管,所述蒸馏槽下端面中部设有向下设置的第一出料管,第一出料管进料口与蒸馏槽内部连通,第一出料管进料口设有第一电控阀门,蒸馏槽下端面中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时避开第一出料管,蒸馏槽上端口设有同轴的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中部向上凸出,第一圆环上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在蒸馏槽右侧,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二电控阀门,第一圆环下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与第一圆环上端面连通,第一圆环上端面左端边缘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在蒸馏槽左侧,第一圆环上端面设有同轴第三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端管壁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第三出料管最上端内管内设有同轴的第一密封管,第一密封管内管设有内设有同轴的进料管,进料管内管最下端设有第三单向阀,第二密封管竖直设在蒸馏槽下端面,第一出料管、加热装置均设在第二密封管内侧,第二密封管下端面设有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密封管,第三密封管与上端面设在第一圆环下端面,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设在第三密封管内侧,第三密封管内管壁左侧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端口与第二通孔适应相连,第一管道下端口固定在底板上端面,第一管道下端右侧壁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设有第四电控阀门,第一管道下端左侧壁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右端与第一管道连通,进水管左端伸出第三密封管侧壁,第二圆管设在第一圆环上端面,第二圆管内部设有内腔,第二圆管下端面右端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圆管内腔连通,第一进水口与第一通孔适应相连,第二圆管下端面左端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圆管内腔连通,第二进水口与第二通孔适应相连,第二圆管上端呈喇叭状,第二圆管上端口内管固定在第三出料管最上端外管壁上,第二圆管上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第二圆管内腔连通。
[0005]其中,所述第三通孔设在第二圆管内侧。
[0006]其中,所述第一出料管与加热装置之间设有隔热层。
[0007]其中,所述蒸馏槽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缓冲网板。
[0008]其中,所述第二出料管出料端伸出第三密封管外侧壁,第二出料管内设有阀门。
[0009]其中,所述第一圆环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圆管,第一圆管外管壁与第二圆管内管壁适应相连。
[0010]其中,所述蒸馏槽槽底向下凹陷,第一出料管上端口设在蒸馏槽下端面最下方。
[0011]其中,所述蒸馏槽内槽设有温度测量仪。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蒸汽冷凝的位置直接设在蒸馏槽上端面,缩短了蒸汽的运行路径,提高了冷凝效率;同时冷凝的液体仍然具有一定的温度,冷凝水聚集在第三出料管、第一圆环、第一圆管围成的环形槽内,再配合第一圆环、第三密封管、第二密封管、底板、蒸馏槽侧壁围成的密封空腔内,能够对蒸馏槽起到保温效果,降低能耗;第一圆环中部向上凸出,能够为蒸汽和冷凝水引流;蒸馏槽槽底向下凹陷,第一出料管上端口设在蒸馏槽下端面最下方,能够为蒸馏槽蒸馏后内剩下液体或者固体引流;蒸馏槽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缓冲网板,缓冲网板能够降低混合液体或液

固混合物对蒸馏槽内槽底的冲击,延长蒸馏槽的使用寿命;隔热层能够防止第一电控阀门长期承受持续高温,使第一电控阀门不易损坏。
[0013]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蒸馏装置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高效蒸馏装置,包括蒸馏槽1、第一出料管11、第一电控阀门111、加热装置12、第一圆环13、第一通孔131、第二电控阀门1311、第二通孔132、第二出料管133、第三出料管14、第三通孔141、第一密封管15、进料管16、第三单向阀161、第二密封管21、底板22、第三密封管23、第一管道231、第四通孔2301、第四电控阀门23011、进水管23102、第二圆管3、第一进水口31、第二进水口32、出水管33,所述蒸馏槽1下端面中部设有向下设置的第一出料管11,第一出料管11进料口与蒸馏槽1内部连通,第一出料管11进料口设有第一电控阀门111,蒸馏槽1下端面中部设有加热装置12,加热装置12设置时避开第一出料管11,蒸馏槽1上端口设有同轴的第一圆环13,第一圆环13中部向上凸出,第一圆环13上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一通孔131,第一通孔131设在蒸馏槽1右侧,第一通孔131内设有第二电控阀门1311,第一圆环13下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二出料管133,第二出料管133与第一圆环13上端面连通,第一圆环13上端面左端边缘设有第二通孔132,第二通孔132设在蒸馏槽1左侧,第一圆环13上端面设有同轴第三出料管14,第三出料管14上端管壁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141,第三出料管14最上端内管内设有同轴的第一密封管15,第一密封管15内管设有内设有同轴的进料管16,进料管16内管最下端设有第三单向阀161,第二密封管21竖直设在蒸馏槽1下端面,第一出料管11、加热装置12均设在第二密封管21内侧,第二密封管21下端面设有水平设置的底板22,底板22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密封管23,第三密封管23与上端面设在第一圆环13下端面,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均设在第三密封管23内侧,第三
密封管23内管壁左侧设有第一管道231,第一管道231上端口与第二通孔132适应相连,第一管道231下端口固定在底板22上端面,第一管道231下端右侧壁设有第四通孔2301,第四通孔2301内设有第四电控阀门23011,第一管道231下端左侧壁设有进水管23102,进水管23102右端与第一管道231连通,进水管23102左端伸出第三密封管23侧壁,第二圆管3设在第一圆环13上端面,第二圆管3内部设有内腔,第二圆管3下端面右端设有第一进水口31,第一进水口31与第二圆管3内腔连通,第一进水口31与第一通孔131适应相连,第二圆管3下端面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槽(1)、第一出料管(11)、第一电控阀门(111)、加热装置(12)、第一圆环(13)、第一通孔(131)、第二电控阀门(1311)、第二通孔(132)、第二出料管(133)、第三出料管(14)、第三通孔(141)、第一密封管(15)、进料管(16)、第三单向阀(161)、第二密封管(21)、底板(22)、第三密封管(23)、第一管道(231)、第四通孔(2301)、第四电控阀门(23011)、进水管(23102)、第二圆管(3)、第一进水口(31)、第二进水口(32)、出水管(33),所述蒸馏槽(1)下端面中部设有向下设置的第一出料管(11),第一出料管(11)进料口与蒸馏槽(1)内部连通,第一出料管(11)进料口设有第一电控阀门(111),蒸馏槽(1)下端面中部设有加热装置(12),加热装置(12)设置时避开第一出料管(11),蒸馏槽(1)上端口设有同轴的第一圆环(13),第一圆环(13)中部向上凸出,第一圆环(13)上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一通孔(131),第一通孔(131)设在蒸馏槽(1)右侧,第一通孔(131)内设有第二电控阀门(1311),第一圆环(13)下端面右端边缘设有第二出料管(133),第二出料管(133)与第一圆环(13)上端面连通,第一圆环(13)上端面左端边缘设有第二通孔(132),第二通孔(132)设在蒸馏槽(1)左侧,第一圆环(13)上端面设有同轴第三出料管(14),第三出料管(14)上端管壁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141),第三出料管(14)最上端内管内设有同轴的第一密封管(15),第一密封管(15)内管设有内设有同轴的进料管(16),进料管(16)内管最下端设有第三单向阀(161),第二密封管(21)竖直设在蒸馏槽(1)下端面,第一出料管(11)、加热装置(12)均设在第二密封管(21)内侧,第二密封管(21)下端面设有水平设置的底板(22),底板(22)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密封管(23),第三密封管(23)与上端面设在第一圆环(13)下端面,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均设在第三密封管(23)内侧,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成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富成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