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32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该处理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设置有显影辊以及感光鼓,显影辊可旋转地安装在容纳腔内;其中,显影辊与感光鼓的外周面相邻;盒体内还设置有电晕充电组件,电晕充电组件设置于感光鼓的一侧,并且沿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电晕充电组件与感光鼓之间具有间隙;电晕充电组件向感光鼓布电,电晕充电组件的布电电压的绝对值高于显影辊获取的显影偏压的绝对值,感光鼓曝光区域上的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显影偏压的绝对值。该电子成像设备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上述的处理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处理盒内碳粉的使用率,并且可以减少对感光鼓表面的磨损,延长感光鼓和处理盒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成像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晕充电的处理盒以及使用这种处理盒的电子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照相式的成像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打印消耗的材料的装置一般称为处理盒、处理盒或打印耗材。
[0003]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当处理盒内的碳粉用完后,更换新的处理盒。现有的处理盒通常包括粉仓、搅拌架、上框架、清洁刮刀和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等,根据感光鼓和显影辊是否彼此分离而形成一预定间隙,现有的处理盒的显影技术可以分为接触式显影和非接触式显影。
[0004]使用接触式显影的处理盒中,感光鼓和显影辊彼此接触,激光打印机向显影辊施加直流偏置电压,使得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形成一定的电压差,处理盒内所存储的显影剂从显影辊移动至感光鼓。使用非接触式显影的处理盒中,感光鼓和显影辊彼此分隔开并具有一定的间隙,激光打印机以叠加方式向显影辊施加直流偏置电压和交流偏置电压,显影剂从显影辊跳跃至感光鼓,因此,这种显影方式也称为跳跃式显影。
[0005]现有还有一种处理盒使用电晕丝的方式进行充电,这种处理盒内设置有一根电晕丝,电晕丝设置在感光鼓的附近并且与感光鼓平行布置,处理盒内不设置充电辊。电子成像设备需要向电晕丝加载约3000V至5000V的直流电,电晕丝通电后向感光鼓布电,使得感光鼓上形成大约600V至800V的电压。
[0006]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处理盒打印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粉,这些废粉通常无法再利用,导致显影剂大量浪费。为此,公开号为CN11351502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粉盒设置有清洁构件,感光鼓、充电辊和清洁构件均位于处理盒的容纳腔内,且清洁构件安装在盒体上并沿着平行于充电辊的方向延伸,清洁构件与充电辊的外周面接触。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粉盒包括盒体1、感光鼓2、充电辊3、显影辊50、送粉辊8、搅拌架5、清洁构件6和出粉刀9。盒体1包括粉仓框体11、第一盖部件12、第二盖部件13、导电端端盖111和驱动端端盖112,第一盖部件12与粉仓框体11围成容纳腔101,第二盖部件13与粉仓框体11围成碳粉容纳腔102,粉仓框体11内设置有间隔壁14,间隔壁14与第二盖部件13一体成型,间隔壁14上开设有连通口141,容纳腔101和碳粉容纳腔102通过间隔壁14分隔开并通过连通口141连通。容纳腔101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壁18,清洁构件6呈长条状,其固定在支撑壁18上并与充电辊3的圆周面抵接。该方案是通过设置清洁构件6对充电辊3进行清洁,被清洁构件6清洁下来的碳粉可以转移到感光鼓2上,接着碳粉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显影辊50上后,随着显影辊50的转动进入显影腔室,实现碳粉的再利用,并提高碳粉的利用率。
[0007]然而,这种粉盒的感光鼓与充电辊接触,且不设置用于刮除感光鼓表面碳粉的刮刀,这样,感光鼓表面上的残留碳粉将随着感光鼓表面与充电辊表面的接触转移到充电辊
表面上,导致充电辊的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碳粉。由于残留有碳粉的感光鼓与充电辊接触并且相对转动,当感光鼓与充电辊相对转动时残留在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容易相对于感光鼓的表面移动而导致感光鼓表面的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感光鼓表面的磨损,影响感光鼓的使用寿命,继而影响处理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感光鼓表面磨损并且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
[0009]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处理盒的电子成像设备。
[0010]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设置有显影辊以及感光鼓,显影辊可旋转地安装在容纳腔内;其中,显影辊与感光鼓的外周面相邻;盒体内还设置有电晕充电组件,电晕充电组件设置于感光鼓的一侧,并且沿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电晕充电组件与感光鼓之间具有间隙;电晕充电组件向感光鼓布电,电晕充电组件的布电电压的绝对值高于显影辊获取的显影偏压的绝对值,感光鼓曝光区域上的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显影偏压的绝对值。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处理盒内并不设置充电辊,而是设置电晕充电组件,通过电晕充电组件对感光鼓进行充电,对感光鼓充电时不需要感光鼓与充电辊接触,可以减少残留在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对感光鼓表面的磨损,延长感光鼓的使用寿命。
[0012]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晕充电组件具有导电体,导电体的端部连接有升压模块的第一端,升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至设置与盒体端盖上的充电电极。
[0013]由此可见,通过升压模块可以将充电电极获得的电压升高,例如升高至3000V至5000V的高压以满足电晕充电组件的工作需求。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导电体为电晕丝,电晕丝上设置有清洁构件,清洁构件可以在电晕丝上往复滑动。
[0015]可见,通过清洁构件可以对电晕丝进行清洁,以清除形成在电晕丝上的碳粉,提高充电效率。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晕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电晕丝与感光鼓之间的栅格。
[0017]由此可见,通过栅格可以使得电晕丝的电压更加均有的布电在感光鼓的表面上,提高充电效果。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电体为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导电线路沿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的,导电线路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子线路,相邻的两条子线路在端部连接。
[0019]可见,使用导电线路替代电晕丝,可以使得满足不同类型的处理盒的使用需求。
[00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路板的横截面为平面或者弧面。使用弧面的电路板,可以使得电路板的表面与感光鼓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可以提升对感光鼓的充电效率。
[002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路板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隙在0.1毫米至1毫米之间。
[002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电体包括柔性导电体,柔性导电体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沿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的,柔性导电体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更进一步的,柔性导电体包括毛刷,毛刷包括多根沿感光鼓径向延伸的刷毛。
[0023]由此可见,通过柔性的导电体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可以减少对感光鼓表面的磨损。
[0024]可选的方案是,电晕充电组件对残留有碳粉的感光鼓加载电压,感光鼓曝光时,感光鼓的曝光区域上形成的电压的绝对值小于布电电压的绝对值,显影辊被加载电压,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形成电场,在感光鼓非曝光区域上的残留碳粉从感光鼓转移至显影辊,显影辊上的碳粉转移至感光鼓的曝光区域。
[0025]可见,由于电晕充电组件向感光鼓表面施加的布电电压的绝对值较高,而曝光区域的电压的绝对值较低,碳粉所带的电荷较少,即碳粉的电压绝对值很小甚至接近于电中性,且感光鼓曝光区域上的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显影偏压的绝对值,因此,在感光鼓与显影辊接触的区域,感光鼓的曝光区域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显影辊以及感光鼓,所述显影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的外周面相邻;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电晕充电组件,所述电晕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鼓的一侧,并且沿所述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电晕充电组件与所述感光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晕充电组件向所述感光鼓布电,所述电晕充电组件的布电电压的绝对值高于所述显影辊获取的显影偏压的绝对值,所述感光鼓曝光区域上的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所述显影偏压的绝对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充电组件具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端部连接有升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至设置与所述盒体端盖上的充电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电晕丝,所述电晕丝上设置有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可以在所述电晕丝上往复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晕丝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栅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沿所述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晕充电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良梅郑玉霞杨晓锋苏健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