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电机软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79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ST为电机启动信号,当ST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机启动,当ST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AMP为模拟电压输出,控制直流有刷或无刷电机的转速,当AMP电位升高时电机转速加快,反之减慢;可调电位器R1可以控制模拟电压输出端AMP电压大小,用以设定电机转速大小。电机启动时利用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使得电机不会全电压启动,减少对供电系统以及设备的冲击;电位器R1输出电压升高时,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电机转速逐渐增加,起到缓冲作用;电位器R1输出电压降低时,电阻R3和二极管D2对电容C1放电,电机转速逐渐降低,同样起到缓冲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以往的电机电路中一般都没有设计软启动电路,电机以全电压启动时,启动电流很大,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3-5倍,这样很容易损坏供电系统以及设备,严重的甚至造成事故,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现有技术中,对电机电路改造后,电机可以在低压时启动,启动后随着电压增加到额定电压,电机开始支持工作,大大减少了对供电系统以及设备的冲击。但是常见的软启动电路有的结构太过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有的性能不甚稳定,使用寿命短,造成使用成本增加,也不利于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2、正向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另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3、反向串接二极管D2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一支串接充电电容C1后接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另一支正向串接二极管D3后连接到电机启动信号ST端。本技术是在电机启动时利用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使得电机不会全电压启动,减少对供电系统以及设备的冲击;电位器R1输出电压升高时,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电机转速逐渐增加,起到缓冲作用;电位器R1输出电压降低时,电阻R3和二极管D2对电容C1放电,电机转速逐渐降低,同样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缓冲动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本技术中ST为电机启动信号,当ST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机启动,当ST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AMP为模拟电压输出,控制直流有刷或无刷电机的转速,当AMP电位升高时电机转速加快,反之减慢;可调电位器R1可以控制模拟电压输出端AMP电压大小,用以设定电机转速大小。其电路结构是这样的,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2、正向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另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3、反向串接二极管D2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一支串接充电电容C1后接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另一支正向串接二极管D3后连接到电机启动信号ST端。电机启动时利用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使得电机不会全电压启动,减少对供电系统以及设备的冲击;电位器R1输出电压升高时,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电机转速逐渐增加,起到缓冲作用;电位器R1输出电压降低时,电阻R3和二极管D2对电容C1放电,电机转速逐渐降低,同样起到缓冲作用。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其特征是在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2、正向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另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3、反向串接二极管D2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一支串接充电电容C1后接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另一支正向串接二极管D3后连接到电机启动信号ST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本技术中ST为电机启动信号,当ST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机启动,当ST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AMP为模拟电压输出,控制直流有刷或无刷电机的转速,当AMP电位升高时电机转速加快,反之减慢;可调电位器R1可以控制模拟电压输出端AMP电压大小,用以设定电机转速大小。电机启动时利用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使得电机不会全电压启动,减少对供电系统以及设备的冲击;电位器R1输出电压升高时,电阻R2和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电机转速逐渐增加,起到缓冲作用;电位器R1输出电压降低时,电阻R3和二极管D2对电容C1放电,电机转速逐渐降低,同样起到缓冲作用。文档编号H02P1/18GK2909692SQ200620100659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晓军, 黄赟 申请人:许晓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软启动电路,其特征是在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2、正向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可调电位器R1输出端另一支依次串接电阻R3、反向串接二极管D2后连接到模拟电压输出端AMP;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一支串接充电电容C1后接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压输出端AMP公共端的另一支正向串接二极管D3后连接到电机启动信号ST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黄赟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