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捕鱼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9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件,沿其轴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散热件在所述通孔内壁具有第一导热面;导热件,包括接触部和设于所述接触部上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外周面环绕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热面上,且所述导热部环绕形成容置空间;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散热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导热部内周面上。本申请通过将导热部的外周面环绕贴合于第一导热面上,并将第二散热件的外周面贴合于导热部的内周面上,以在热量经接触部传递至导热部上时,导热部上的热量能同时经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散出,从而避免了热量仅经过第一散热件或第二散热件中的一个散出时,出现的热量堆积而难以散出问题,提高了散热的效率。散热的效率。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及捕鱼灯


[0001]本申请涉及捕鱼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捕鱼灯。

技术介绍

[0002]集鱼灯系统是诱捕趋光性鱼类的必备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鱼类的趋光性,在黑夜中点亮灯光吸引鱼类聚集,以便于集中捕捞或垂钓。
[0003]现在市面上集鱼灯中的散热装置大部分以传统的铝型材挤压成型或者高压压铸铝压铸成型制成,在使用时,将导热片与集鱼灯中的灯管及鳍片连接,以将灯管产生的热量导出至鳍片进行散热。
[0004]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中,导热片常常由一整块散热板或鳍片制成,在与灯管连接时,灯管仅仅只与散热板和鳍片的局部区域连接。从而在灯管产生并经导热片传递热量时,热量只能与散热板和鳍片中的局部区域接触,从而导致鳍片局部区域过热,而其余部位过冷而出现影响集鱼灯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强的散热装置及集鱼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件,沿其轴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散热件在所述通孔内壁具有第一导热面;导热件,包括接触部和设于所述接触部上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外周面环绕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热面上,且所述导热部环绕形成容置空间;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散热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导热部内周面上。
[000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包括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贴合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上,以传递所述接触部上的热量;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环绕成环状,且成环状的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热面上,成环状的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的内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外周面上。
[0008]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贴合部环绕一圈以形成环状。
[000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贴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至少两个延伸部;其中,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高度方向,每一所述延伸部用于将一个所述贴合部延伸至不同的高度。
[001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包括自所述连接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
所述贴合部自所述第二引导部端部圆周设置,以形成环状。
[0011]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1/10

1/6。
[001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容置空间隔断以形成相邻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分别挤压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散热部件和第二散热部件。
[00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和所述第二散热部件均由一导热金属片多次折叠形成;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一面和多个第二面,多个所述第一面挤压贴合于所述贴合部上,多个所述第二面挤压贴合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散热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三面和多个第四面,多个所述第三面挤压贴合于所述贴合部上,多个所述第四面挤压贴合于所述连接部上。
[00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件由一导热金属片多次折叠形成,以使所述第一散热件在所述第一导热面上形成多个散热面;其中,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高度方向,所述散热面、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上均设有多个弧形的凸部,所述连接部和每一所述贴合部均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凸部能分别伸入至多个所述凹槽内,以限制所述导热件相对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移动。
[0015]一种集鱼灯,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散热装置;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散热装置一端;发光组件,固定于所述接触部上;灯罩,罩设于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接触部外,并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散热装置相对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
[0016]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导热部的外周面环绕贴合于第一导热面上,并将第二散热件的外周面贴合于导热部的内周面上,以在热量经接触部传递至导热部上时,导热部上的热量能同时经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散出,从而避免了热量仅经过第一散热件或第二散热件中的一个散出时,出现的热量堆积而难以散出问题,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0017]2、通过将每一贴合部环绕以形成环状,以使贴合部沿周向贴合于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上,从而在热量经接触部传递至导热部上时,导热部能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的整个周向。此时,温度可沿高度方向在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上传递,从而在整个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上进行散热,避免了热量不能沿周向传递而出现的散热面积小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将每一贴合部环绕一圈以形成环状,以避免贴合部因环绕的圈数过多而导致热量无法传递至末端而出现的材料浪费的问题,节约了材料的使用量。再进一步地,通过在每一贴合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延伸部,以使每一贴合部均分布于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不同的高度处,从而在散热过程中,多个贴合部能将热量分别传递至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件不同的高度,从而保证整个第一散热面及第二散热
件上的热量分布均匀,充分利用了其散热面积,更好的保证了散热效率及更好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更进一步地,将第一引导部的宽度设置为连接部宽度的1/10

1/6,以在热量经接触部传递至连接部时,由于第一引导部宽度较小,从而在待传递的热量一定时,热量能沿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延伸更长的距离,以至将热量传递至整个第二引导部上,从而实现整个周向均有热量的传递与散发。避免了因第一引导部宽度过大而导致热量沿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传递的距离果断而无法充斥整个周向而产生的局部散热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加了散热的效率。
[0018]3、通过将第一散热部件和第二散热部件挤压于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内,以在初步组装第二散热件时,能将第一散热部件和第二散热部件卡紧于导热部,从而防止第一散热部件和第二散热部件的脱落,提高了组装效率。进一步地,在第一散热部件上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第二散热部件上相对设置多个第三面和第四面,以在第一散热部件和第二散热部件受到挤压时,能将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紧密的挤压至贴合部上,从而防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或第四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与贴合部之间因贴合不紧或存在间隙而出现的影响散热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散热的效率。再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面与第二面相对设置,将第三面与第四面相对设置,以在贴合部传递热量时,能从同一鳍片的相对两端开始传递,从而防止仅从一端传递而出现热量无法传递至整条鳍片上而出现散热不彻底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散热的效率。
[0019]4、通过在散热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多个弧形的凸部,并在连接部和每一贴合部上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以在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与导热件在组装时,能先将多个凸部卡设于相应的凹槽内实现预安装,从而防止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相对导热件的位移,从而降低了组装的难度。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件,沿其轴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散热件在所述通孔内壁具有第一导热面;导热件,包括接触部和设于所述接触部上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外周面环绕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热面上,且所述导热部环绕形成容置空间;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散热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导热部内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贴合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上,以传递所述接触部上的热量;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环绕成环状,且成环状的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热面上,成环状的至少两个所述贴合部的内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外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贴合部环绕一圈以形成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贴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至少两个延伸部;其中,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高度方向,每一所述延伸部用于将一个所述贴合部延伸至不同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自所述连接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贴合部自所述第二引导部端部圆周设置,以形成环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1/10

1/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志洪徐连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捷力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