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图书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83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图书馆,所述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包括:获取未来目标时长的时间温度曲线;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将温控曲线转换为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功率曲线控制温控装置的输出功率时间温度曲线时间温度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预测的温度信息生成温控曲线,使温控装置执行温度曲线达到温控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结合了外界的温度变化情况,减小了温控功率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目的。达到了节能目的。达到了节能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图书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图书馆。

技术介绍

[0002]图书馆是提供借阅服务的公共设场所,图书馆中有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可以学习研究。然而,传统图书馆的主要问题是地点固定,设施繁杂庞大,管理维护成本高,同时借阅并不方便,有效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读者往往要跨越远距离才能借到书。
[0003]鉴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24小时微型图书馆,通过这种微型图像馆用户可以随时借阅以及归还,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且这种微型图书馆占地小,实现了图书进社区。
[0004]然而,这种微型图像馆本身较小,为了给图书一个很适宜的环境,需要控制馆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温度以及温度本身的控制并不难,但是图书不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以免产生异味,图书发霉等,也不能保持通风,以免外界的环境影响图书,造成图书老化、纸张发黄等。故如何实现微型图书馆内节能高效的温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图书馆。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所述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包括:获取未来目标时长的时间温度曲线;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将温控曲线转换为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功率曲线控制温控装置的输出功率。时间温度曲线时间温度曲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装置,所智能图书馆温控装置包括:预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未来目标时长的时间温度曲线;温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温控模块,用于将温控曲线转换为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功率曲线控制温控装置的输出功率。时间温度曲线时间温度曲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图书馆,所述智能图书馆包括:智能图书馆本体;以及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图书馆温控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预测的温度信息生成温控曲线,使温控装置执行温度曲线达到温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结合了外界的温度变化情况,充分利用了内外温度差,减小了温控功率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时间温度曲线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图书馆温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图书馆的结构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0]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xx脚本称为第二xx脚本,且类似地,可将第二xx脚本称为第一xx脚本。
[0011]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未来目标时长的时间温度曲线;S200,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S300,将温控曲线转换为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功率曲线控制温控装置的输出功率。
[0012]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时长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视需要周期时长可以调整,此仅为示例性的,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时间温度曲线可以来源于天气预报,此通过联网可以直接获取。
[0013]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温度的预测信息以及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对馆内温度进行调控,属于一种根据预测信息进行的超前调控,根本在于利用调控前后的温差,一方面减小调控过程中的散热量,另一方面,减少或者延缓调控后的热量散失,从而减少温控的次数以及幅度,达到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参考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当前的内外温度情况调节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保持温控装置开启,使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最适宜温度)上下的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节省能耗。
[0014]在本实施例中,温控装置具体可以为空调等,也可以其它同时具有加热以及制冷功能的设备,还可以是由加热设备以及制冷设备组合而成的温控系统。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如空调等温控设备调节温度,此时需要保持馆内与外界的相对隔绝,但如空调等温控设备在工作时会使馆内外空气交换,而不会造成馆内的长时间封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需要单独设置通风过程。
[0015]在本实施例中,温控曲线是指用于描述馆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此可以将之转换为功率曲线,使温控设备依功率曲线输出,从而达到温控的目的。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预测的温度信息生成温控曲线,使温控装置执行温度曲线达到温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结合了外界的温度变化情况,充分利用了内外温度差,减小了温控功率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目的。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包括:判断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参考温度范围是否有交集;若无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则生成循环加热曲线;若无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循环制冷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动态加热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动态制冷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温度区间为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子集,则生成待机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参考温度范围为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温度区间的子集,则生成双向动态温控曲线。
[0018]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时间温度曲线与预设的参考温度范围之间的关系确定温控的模式得到不同的温控曲线。可以理解,这里的温控曲线是馆内温度曲线,对应的是调控目标,实际需要转化为温控设备可以执行的功率曲线。
[001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时间温度曲线A对应循环加热曲线;时间温度曲线B对应循环制冷曲线;时间温度曲线C对应动态加热曲线;时间温度曲线D对应循环制冷曲线;时间温度曲线E对应待机线;时间温度曲线F对应双向动态温控曲线。
[0020]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加热、循环制冷是指重复执行加热、制冷操作,以使温度维持在设定目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并非主动重复执行在,而是根据乌馆内温度是否达到启动加热或者制冷条件确定,当时间温度曲线与实际温度较为相符时,由于图书馆为断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几乎必然循环执行,但循环的时间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包括:获取未来目标时长的时间温度曲线;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将温控曲线转换为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功率曲线控制温控装置的输出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设定的参考温度范围的关系生成温控曲线,包括:判断时间温度曲线中预测温度的范围与参考温度范围是否有交集;若无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则生成循环加热曲线;若无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循环制冷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低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动态加热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低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最高温高于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则生成动态制冷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温度区间为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子集,则生成待机曲线;若有交集且所述参考温度范围为所述预测温度中的温度区间的子集,则生成双向动态温控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循环加热曲线,包括:根据所述时间温度曲线判断当前属于升温阶段还是降温阶段,若属于升温阶段,在升温时间段内将馆内温度升至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若属于降温阶段,在温度降至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后,在降温时间段内将馆内温度升至目标温度;根据以上过程得到循环加热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图书馆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循环制冷曲线,包括:根据时间温度曲线判断当前属于升温阶段还是降温阶段,若属于降温阶段,在降温时间段内将馆内温度降至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低温;若属于升温阶段,在温度升到所述参考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后,在升温时间段内将馆内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根据以上过程得到所述循环制冷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颖吴旭镇张立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