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低压降双电源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1、电源在进行供电时,当电源启动时或电源上的负载启动时,会在电源上形成一定压降,这样会使电源电压达不到预设电压,并且产生压降的并联端也会在其他电源开启后,对后级电路形成二次压降,导致其余负载无法正常启动,尤其当负载为模数混合时,低压会导致信号出现悬浮状态或负载延时启动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降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数字电位器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位器rv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基极和第二数字电位器u2的11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降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数字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位器,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数字电位器的11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一电位器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抽头端、第一电位器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四电阻一端、第二数字电位器的5引脚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的3引脚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降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数字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位器,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数字电位器的11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一电位器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抽头端、第一电位器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四电阻一端、第二数字电位器的5引脚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的3引脚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的12引脚、4引脚和电源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的10引脚、第五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降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计数器、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六电阻一端、第七电阻一端、第八电阻一端、第四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九电阻一端、第五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和第四三极管基极、第八电阻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五计数器的6引脚、14引脚、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五计数器的5引脚和第二数字电位器的5引脚连接,第五计数器的1引脚、9引脚、10引脚、15引脚和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发射极、第九电阻另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第十一电阻另一端、第十电阻另一端、第五计数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文,张立志,彭慧,钟慧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