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担架
,具体为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战争模式的改变,部队救治机构对担架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现代战争的卫勤保障中,对于伤员的救治具有突发性强、伤员短时间内聚集程度高、伤情复杂且严重、救治环节险恶等特点,失血过多导致死亡是伤员24小时内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野战条件下创伤急救及自救互救存在着环境复杂、伤员数量多、伤情严重且复合、需短期分级救治等实际特点,传统担架在运输伤员时,无法对伤员的身体重要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缓冲,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且伤员的手臂及腿部位置容易出现动脉出血,需要对出血部位进行及时的止血,来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多功能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包括主担架杆,担架板和把手,所述主担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包括主担架杆(1),担架板(2)和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担架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副担架杆(4),所述副担架杆(4)的左端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侧卡和有转块(6),所述转块(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右端面与主担架杆(1)的外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的下方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转块(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主担架杆(1)的左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板(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9),所述支撑台(9)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杆弹簧(12),所述滑杆弹簧(12)的一端与套杆(10)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3),所述伸缩板(13)的后端面与滑杆(1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板(1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9)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止血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世祥,赵安妮,王于,王维,陈盛鹏,王春辉,张林褀,李俊勇,赵鹏,柴永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