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81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针对梁柱节点来说,其具有相交的梁段和柱段、整体钢筋笼,核心区混凝土以及非核心区混凝土,快易收口网将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分开,快易收口网上开设第一条带,以及第二条带。针对施工方法来说,包括如下步骤:梁柱支模;使支撑插板组件插入梁段钢筋笼中,封闭网口;浇筑核心区混凝土,将核心区混凝土拦截在核心区内;浇筑非核心区混凝土,快易收口网免拆留设在梁段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相互侵入,可以形成拦截,也能分别与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相互拉结,并在网口处使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紧密接触,有利于混凝土间的水化凝固后的整体连接。整体连接。整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梁柱节点处,当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楼层梁板时,凡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一级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板混凝土一同浇筑;当超过一级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本层框架柱,所以施工时该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需要分两次浇筑,先浇筑柱再浇筑梁,但是由于梁柱接头钢筋密,节点复杂,施工空间小,梁柱接头处高低标号混凝土难以分开拦截,使得梁柱混凝土浇筑时,难以保障完全按梁柱各自不同的标准强度分隔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其能够区分开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防止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相互侵入,可以形成拦截,也能分别与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相互拉结,并在网口处使核心区混凝土与非核心区混凝土紧密接触,有利于混凝土间的水化凝固后的整体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交的梁段(1)和柱段(2);预埋于梁段(1)中的梁段钢筋笼(4)以及预埋于柱段(2)中的柱段钢筋笼(5),梁段钢筋笼(4)与柱段钢筋笼(5)相交形成整体钢筋笼;梁柱节点的核心区混凝土(6)以及梁段(1)上的非核心区混凝土(7),核心区混凝土(6)的强度等级高于非核心区混凝土(7)至少一级;快易收口网(3),其倾斜设置在梁段(1)中靠近柱段(2)的一端,其靠近柱段(2)的一端高,远离柱段(2)的一端低,以将核心区混凝土(6)与非核心区混凝土(7)分开,其上部延伸至梁段加密区箍筋(8)远离柱段(2)的一侧,且由上侧纵向钢筋(10)穿过;其下部延伸至梁段非加密区箍筋(9)靠近柱段(2)的一侧,且由下侧纵向钢筋(11)穿过;其左右两部分皆由两侧纵向钢筋(12)穿过;所述快易收口网(3)上开设有用于嵌入核心区混凝土(6)的第一条带(36),以及嵌入非核心区混凝土(7)的第二条带(37),所述第一条带(36)和第二条带(37)皆朝远离快易收口网(3)的方向凸出,以和混凝土形成拉结,所述第一条带(36)两端分别与第二条带(37)两端一体成型,形成闭环,闭环的中间为快易收口网(3)的网口(14),使得从第二条带(37)处封闭网口(14)时,亦为封闭第一条带(36)处的网口(14),从而形成核心区混凝土(6)与非核心区混凝土(7)之间的拦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带(37)水平方向上开有平行于快易收口网(3)网面的通孔(13),通孔(13)位于第二条带(37)左右两侧,以使左右相邻的第二条带(37)具有一对正对的通孔(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带(36)和第二条带(37)皆为上下左右皆有开口的球面状或锥面状。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梁柱支模;使支撑插板组件(15)沿快易收口网(3)非核心区表面方向插入梁段钢筋笼(4)中,所述支撑插板组件(15)具有多个间隔平行的插板(16),插板(16)顶端固定在横梁板(17)上,插板(16)插入第二条带(37)与网面的间隔处,以在非核心区封闭网口(14);将插板(16)用扎丝临时固定于模板上;浇筑核心区混凝土(6),所述快易收口网(3)背靠支撑插板组件(15),将核心区混凝土(6)拦截在核心区内;浇筑非核心区混凝土(7),在快易收口网(3)两侧混凝土初凝前,拆除插板(16)的临时固定,并拔出插板(16)留作周转使用,而快易收口网(3)免拆留设在梁段(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6)具有空腔,横梁板(17)中也有相应的空腔与插板(16)相通,空腔中内置丝杠(18),丝杠(18)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插板(16)的底壁,丝杠(18)上端穿出横梁板(17)的一端固定一个把手(19),丝杠(18)位于空腔中的部分上设置等腰梯形板(20),其下窄上宽,且两侧紧贴空腔内壁,在丝杠(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明王明磊赵树凯刘建平吕燕霞冯梦真尹小璐杨鹏郭志超程文波刘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