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90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包括柱纵筋、柱组合箍筋、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单钢板箍和短纵筋。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内设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设有单钢板箍和短纵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可降低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难度;节点内设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可约束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消除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降低带给结构的影响,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具体为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属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工程中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越来越广泛,实际工程中,柱混凝土强度普遍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节点核心区需按柱混凝土浇筑,并在不等强度混凝土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该施工方法并不理想,由于梁钢筋都比较密集,尤其是大跨度的梁,分界面处模板难以固定和密闭;另外分界面处是受力的薄弱环节,位于梁的塑性铰区,剪力和弯矩都较大,留下不好易处理好的施工缝,可能影响梁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包括
[0005]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构成;
[0006]柱纵筋,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
[0007]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和柱组合箍筋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单钢板箍和短纵筋构成;
[0008]其中,所述单钢板箍由钢环和钢板焊接成一体,且两块所述钢板呈平行状设置连接在钢环内;
[0009]所述单钢板箍及短纵筋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内,并呈柱轴向分布并伸入上下柱,且上下柱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内至少设置两个单钢板箍,形成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比低强度等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以上。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钢板箍柱沿柱轴线方向自下而上依次旋转90
°
度排布,净间距不大于80mm。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钢板箍绑扎于短纵筋上形成整体。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可降低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难度;节点内设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可约束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改善节
点的抗震性能,消除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降低带给结构的影响,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设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处柱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单钢板箍图;
[0017]图4为原不等强度梁柱节点结构图;
[0018]图中:1、柱纵筋,2、柱组合箍筋,3、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4、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5、单钢板箍,501、钢环,502、钢板,6、短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包括
[0022]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构成;
[0023]柱纵筋1,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2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
[0024]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1和柱组合箍筋2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单钢板箍5和短纵筋6构成;
[0025]其中,所述单钢板箍5由钢环501和钢板502焊接成一体,且两块所述钢板502呈平行状设置连接在钢环501内;
[0026]所述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内,并呈柱轴向分布并伸入上下柱,且上下柱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内至少设置两个单钢板箍5,形成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设计强度比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筑施工领域,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为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为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00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单钢板箍5沿柱轴线方向自下而上依次旋转90
°
度排布,净间距不大于80mm,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单钢板箍5绑扎于短纵筋6上形成整体,捆扎效率高。
[0030]实施例二
[0031]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其施工方法如下:
[0032]步骤一,根据配筋图,将柱纵筋1、柱组合箍筋2、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柱的钢筋笼,其中,先将第一个单钢板箍5绑扎于柱组合箍筋2上,再将短纵筋6与单钢板
箍5绑扎固定为一体;
[0033]步骤二,根据配筋图,将板筋、梁纵筋、梁箍筋、节点核心区箍筋、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梁板及节点核心区钢筋笼;
[0034]步骤三,浇筑下柱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
[0035]步骤四,浇筑节点核心区及梁板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
[0036]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
[003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时,根据配筋图,将柱纵筋1、柱组合箍筋2、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柱的钢筋笼,其中,先将第一个单钢板箍5绑扎于柱组合箍筋2上,再将短纵筋6与单钢板箍5绑扎固定为一体;根据配筋图,将板筋、梁纵筋、梁箍筋、节点核心区箍筋、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梁板及节点核心区钢筋笼;浇筑下柱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浇筑节点核心区及梁板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重复上述步骤。
[00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构成;柱纵筋(1),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2)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1)和柱组合箍筋(2)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单钢板箍(5)和短纵筋(6)构成;其中,所述单钢板箍(5)由钢环(501)和钢板(502)焊接成一体,且两块所述钢板(502)呈平行状设置连接在钢环(501)内;所述单钢板箍(5)及短纵筋(6)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兴郭琨孙耀龙侯立群曹青张亚齐殷炳帅张鹏飞史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