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352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SMA筋、钢板和紧固螺母;所述SMA筋即形状记忆合金筋,且SMA筋两端有螺纹;所述钢板有两片,一片钢板位于钢筋混凝土柱内并与钢筋笼固定连接,另一片钢板位于钢筋混凝土梁内并与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SMA筋通过两端的紧固螺母固定在两片钢板之间;所述SMA筋、钢板和螺母构成形状记忆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复位节点的改进构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超弹性SMA筋优良的变形耗能和自复位能力,将超弹性SMA筋作为耗能主体,降低了梁柱塑性铰的耗能压力,从而有效的保护了主体结构,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地震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特别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地震作用是土木工程结构所承受的主要控制荷载,也是导致结构发生破坏甚至连续倒塌的主要因素,而节点作为结构体系的关键性部位,起着传递荷载的重要作用。
[0003]建筑的“最大变形”是衡量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和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且震后的残余变形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主要由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受制于上述传统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局限性,其在大震作用下往往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大裂缝和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残余变形,由此带来的震后修复费用通常十分昂贵,从经济性角度出发往往只能选择拆除。随着国家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物抗震理念已由传统的抗震、减隔震逐步向可恢复功能方向发展,特别是核电工程的常规岛主厂房建设更是要求具有更强的震后可恢复功能;而传统的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改进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强箍筋或采用高强混凝土,该方法会导致建造周期和成本的大幅升高,且并没有突破传统建筑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柱(4)、钢筋混凝土梁(3)、SMA筋(1)、钢板(2)和紧固螺母(5);所述SMA筋(1)即形状记忆合金筋,且SMA筋(1)两端有螺纹;所述钢板(2)有两片,一片钢板(2)位于钢筋混凝土柱(4)内并与钢筋笼固定连接,另一片钢板(2)位于钢筋混凝土梁(3)内并与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SMA筋(1)通过两端的紧固螺母(5)固定在两片钢板(2)之间;所述钢筋混凝土柱(4)竖立固定在地面基础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梁(3)的一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钢筋混凝土柱(4)上;所述SMA筋(1)、钢板(2)和螺母构成形状记忆单元。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聪胡顺彩裴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