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7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及其使用方法。该水性保险杠底漆包括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为聚丙烯树脂改性氯化聚烯烃或聚氨酯改性氯化聚烯烃的纳米级粒径乳液,且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使得最终成膜时玻璃转变温度较低,从而可以在较低的烘烤温度下即可实现玻璃化转换,并对底材有非常好的渗透和扩散效果,进而实现高效附着。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可以直接成膜,在使用时仅需加水开稀就行,无需使用附着力促进剂,使用极其方便,并且,该水性保险杠底漆可以快速干燥。杠底漆可以快速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市场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市场对涂料的要求与汽车前市场不同,这是由汽车前市场与汽车后市场的涂料应用场景不同导致的。汽车前市场中,对车辆喷涂涂料后是在9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烘烤。而汽车后市场中,对车辆喷涂涂料后烘烤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汽车零部件的损坏,因此,一般是在55

70℃下进行烘烤。基于此,应用于汽车前市场上的涂料不能被直接应用于汽车后市场,或者即便直接应用于汽车后市场,其效果也会较差。
[0003]目前,应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涂料大多是油性涂料,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碳减排的压力日益加大,汽车后市场喷涂的全水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于汽车后市场喷涂的涂料有保险杠底漆等。但是,由于保险杠底涂仅仅起改性促进附着力作用,其施工标准和性能标准都相对较低,即无需考虑高表观要求等问题,在传统的油性涂料市场中,这类涂料的价格普遍偏低,因此,若将保险杠底漆改为水性涂料,对于客户而言的确存在一定的成本障碍。
[0004]并且,一般保险杠底漆的材料为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于聚丙烯本身具有低极性、高致密性等特点导致其表面极难有效附着漆膜。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油性溶剂对氯化聚丙烯树脂进行溶解,进而吸附渗透至保险杠内实现漆膜附着。但是对于水性涂料,因水对聚丙烯基材难以润湿,且成膜物质以悬浮液滴而非溶液形式存在,所以很难形成高附着力的漆膜。因此,改性氯化聚烯烃大多以附着力促进剂的形式使用,且需要高温熔融氯化聚烯烃膜,使之渗透进聚丙烯层以实现高附着。但对于汽车后市场而言,这种方法因车身烘烤温度需90℃以上的限制,无法实现后市场的应用。同时,汽车后市场喷涂追求的是高效喷涂,快速交车,因此在施工工艺方面,施工者尽可能追求快干,但水性涂料天然的慢干性能导致其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款具有快干、高附着力、能够应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
[0006]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包括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以及润湿剂;
[0007]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为聚丙烯酸酯树脂改性氯化聚烯烃或聚氨酯改性氯化聚烯烃的纳米级粒径乳液,且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
[0008]可选地,所述润湿剂为有机硅底材润湿剂或有机氟润湿剂。
[0009]可选地,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50

85%,所述润湿剂的重
量百分比为1

6%。
[0010]可选地,所述水性保险杠底漆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0011]助溶剂3

12%;
[0012]色浆5

30%;
[0013]消泡剂0

1%;
[0014]增稠剂0.1

5%;
[0015]水3

15%。
[0016]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包括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
[0017]可选地,所述润湿剂为有机硅底材润湿剂或有机氟润湿剂;
[0018]可选地,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30

60%,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10

40%,所述润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5%。
[0019]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包括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聚氨酯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聚氨酯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
[0020]可选地,所述润湿剂为有机硅底材润湿剂或有机氟润湿剂。
[0021]可选地,所述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30

60%,所述聚氨酯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10

40%,所述润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5%。
[002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水性保险杠底漆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向水性保险杠底漆中加入所述水性保险杠底漆重量的10

60%的水;
[0024]以喷涂的方式直接施工于无底漆的保险杠表面。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该水性保险杠底漆中包括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以及润湿剂,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为聚丙烯酸酯树脂改性氯化聚烯烃或聚氨酯改性氯化聚烯烃的纳米级粒径乳液,且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从而可以使得最终成膜时玻璃转变温度(t
g
)较低(小于45℃),从而可以在较低的烘烤温度下(60℃)即可实现玻璃化转换,并对底材有非常好的渗透和扩散效果,进而实现高效附着。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案可以直接成膜,在使用时仅需加水开稀就行,无需使用附着力促进剂,使用极其方便,并且,该水性保险杠底漆可以快速干燥。
[0026]进一步地,通过将润湿剂选择为有机硅底材润湿剂或有机氟润湿剂,从而可以极大降低漆膜表面张力,可以高效润湿聚丙烯底材,使其易于成膜,为最终形成的漆膜具有高的附着力提供基础。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案,该水性保险杠底漆中包括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聚氨酯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聚氨酯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或者该水性保险杠底漆中包括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润湿剂,该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该方案中成膜效果好,可以在较低的烘烤温度下(60℃)即可实现玻璃化转换,漆膜具有高的附着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案可以直接成膜,在使用时仅需加水开稀就行,无需使用附着力促进剂,使用极其方便。
[0028]根据下文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为聚丙烯树脂改性氯化聚烯烃或聚氨酯改性氯化聚烯烃的纳米级粒径乳液,且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有机硅底材润湿剂或有机氟润湿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的重量百分比为50

85%,所述润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助溶剂3

12%;色浆5

30%;消泡剂0

1%;增稠剂0.1

5%;水3

15%。5.一种用于汽车后市场的水性保险杠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氯化聚烯烃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润湿剂,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大于0℃且小于45℃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保险杠底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陈银女胡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宇越水性涂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