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软包电池外包装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方形、圆柱、软包三大类,其中方形和圆柱的外壳主要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硬壳,铝合金外壳可为铝,而用金属和树脂层叠而成的软包外壳则采用铝塑复合膜,极大地改善了硬装电池外形设计不灵活的问题。
[0003]铝塑复合膜的从外到内的构成依次是外基材树脂层、第二胶粘剂层、中间金属层、第一胶粘剂层和内热熔接树脂层。
[0004]另外,使用铝塑复合膜的电池制造工序一般使用输送装置通过卷绕状态的铝塑复合膜来保持电池元件,因此通过冷成型方法使铝塑复合膜形成凹部。之后,使用输送装置将电池元件插入该凹部中,再与电解液和极耳等构成部件一起用热封法密封。此时,为了在输送装置内稳定地输送卷绕状态的铝塑复合膜,使用了很多输送辊和输送用chuck(夹持夹具)。另外,在冷成型工序和热封工序中,为了高精度地加工铝塑复合膜的成型物,使用了定位用夹具。并且,在填充电解液的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基材树脂层、中间金属层、内热熔接树脂层;所述外基材树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流动方向以及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总翘曲量为80m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中间金属层与所述内热熔接树脂层相接触的该侧形成的第一防腐蚀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防腐蚀层和所述内热熔接树脂层之间设有第一胶粘剂层;在所述外基材树脂层与所述中间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二胶粘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金属层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或所述外基材树脂层相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防腐蚀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中间金属层与所述内热熔接树脂层之间设有第一胶粘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材树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流动方向以及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翘曲量分别均为40
㎜
以下,且所述外基材树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流动方向的翘曲量比所述外基材树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与中间金属层的轧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翘曲量小。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金属层与第一胶粘剂层和/或内热熔接树脂层复合时进行第一胶粘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中所含树脂熔点温度至不高于第一胶粘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中所含树脂熔点50℃的温度条件下实施加热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为混合树脂层或多层树脂层时,所述中间金属层与第一胶粘剂层和/或内热熔接树脂层复合时进行第一胶粘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中所含树脂中最高熔点温度至不高于第一胶粘剂层或内热熔接树脂层中所含树脂中最高熔点50℃的温度条件下实施加热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小于10秒。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实施加热处理后进行不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实施冷却处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处理的时间为大于1秒。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内热熔接树脂层的结晶度为70%以下。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成分包括酸改性聚烯烃树脂,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含量大于50%的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均聚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共混物组成的单层或多层。1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洪凯,曹瑞典,虞少波,程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