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增材制造
,尤其指一种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镍钛基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形状记忆合金。其中,镍钛铜合金薄膜和弹簧表现出高功率比、高可恢复应力以及优异的疲劳性能,广泛应用于微驱动器装置和弹簧制动器中。然而,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备镍钛铜形状记忆合金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一种精确控制成形的3D打印方法,能够保证零件的光洁度和几何精度,可实现结构
‑
功能一体化形状记忆合金的制造。因此,SLM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镍钛铜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
[0003]然而,作为一种快速凝固工艺,在采用SLM技术制造某些合金零件的成形过程中复杂的热历史(熔池内部温度高、熔池边界上冷却速度快)会导致非平衡凝固加剧,合金反复重熔,使得打印态合金中残余应力高,从而易产生变形和开裂,影响其综合性能。特别是对于采用SLM工艺制备N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成分设计:基于希尔凝固模型和裂纹敏感因子计算法,计算目标合金成分范围内的热裂趋势,选取热裂趋势最低的合金成分进行配料;步骤S2,制备粉末:根据步骤S1中选取的合金成分进行熔炼铸锭,得到镍钛铜合金棒材,然后通过气雾化法制得镍钛铜预合金粉末,对镍钛铜预合金粉末进行筛分处理,再真空烘干,得到镍钛铜合金粉末;步骤S3,三维结构建模:设计“网格搭接”参数优化结构,使用NX
‑
10和Materialise
‑
Magics3软件分别对“网格搭接”参数优化结构以及零件结构进行3D建模,设计位置、支撑,并进行切片处理,片层厚度按最小层厚0.01mm分层;步骤S4,工艺参数设定:保持步骤S3中所构建模型的原始坐标不变,设定打印路径为分熔道逐层打印,扫描策略为条带分区加层间旋转,输入采用“网格搭接”参数优化结构模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将设定好的工程文件拷入SLM设备;步骤S5,打印成形:先调试设备,通入氩气,预热基板;再预先打印1mm厚的与零件成分相同的片层,形成新的基板,随后完成零件打印;待基板温度降温至70℃以下,取下带有打印件的基板,将其置于炉内保温,去应力退火;最后将打印件从基板上切下,并研磨零件表面,得到镍钛铜合金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得到镍钛铜合金棒材后,将镍钛铜合金棒材放入小型真空感应气雾化制粉设备中,整个过程控制氧含量在600ppm以内,通过气雾化法制得镍钛铜预合金粉末,接着对镍钛铜预合金粉末过200目筛网,筛去大颗粒粉末,而后放入100℃的真空干燥箱内烘干2h以上,得到粒径为15
‑
53μm,球形度为95%以上的镍钛铜合金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使用NX
‑
10和Materialise
‑
Magics3软件对零件结构进行3D建模时,在零件的棱上设置“外圆角”结构,外圆角半径为2
‑
4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使用NX
‑
10和Materialise
‑
Magics3软件对零件结构进行3D建模时,在零件与基板的接触部位设置“内圆角”结构,内圆角半径为2
‑
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设计“网格搭接”参数优化结构的方法如下:先将分解的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参数列入正交表中,构造一带有2mm倒角的22mm
×
29mm
×
4mm长方体,在切片前将其等分为12个8mm
×
8mm
×
4mm的独立块,相邻网格之间包含1mm的搭接区域,再复制模块,并将其合理排列,将正交表中的工艺参数顺序赋给24个独立块,得到“网格搭接”参数优化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材制造用无裂纹镍钛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使用NX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