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27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第一接插件通过两根A导线连接至第二接插件,两根A导线间隔性扭绞在一起,第一接插件还通过B导线与第二接插件连接、通过D导线与第三接插件连接、通过E导线与第四接插件连接、通过F导线与第六接插件连接、通过H导线与第五接插件连接,第一接插件上还连接有一根C导线和两根G导线,C导线通过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三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六接插件,两根G导线通过并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五接插件、第六接插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阻止外部电磁干扰,相对于屏蔽线抗干扰方式,成本优势大,且生产加工方便。加工方便。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为避免外部电磁对线束的电传输干扰,通常采用屏蔽线进行保护,但使用屏蔽线又使得生产加工复杂,并增加了成本,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能够有效阻止外部电磁干扰,相对于屏蔽线抗干扰方式,成本优势大,且生产加工方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包括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第五接插件、第六接插件,所述第一接插件通过两根A导线连接至第二接插件,两根所述A导线间隔性扭绞在一起,所述第一接插件还通过B导线与第二接插件连接、通过D导线与第三接插件连接、通过E导线与第四接插件连接、通过F导线与第六接插件连接、通过H导线与第五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上还连接有一根C导线和两根G导线,所述C导线通过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三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六接插件,两根所述G导线通过并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五接插件、第六接插件。
[0006]两根所述A导线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扭绞段。
[0007]连接至所述第三接插件的所有导线、连接至第四接插件的所有导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的所有导线均通过第一扎扣捆扎固定,连接至所述第四接插件的所有导线与连接至第六接插件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一扎扣捆扎固定。
>[0008]连接至所述第二接插件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二扎扣和第三扎扣捆扎固定。
[0009]所述C导线分线后连接至第三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六接插件的导线与除C导线外的其他连接至第一接插件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三扎扣捆扎固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依距离周期性扭绞组成的导线连接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能够有效阻止外部电磁干扰,相对于屏蔽线抗干扰方式,成本优势大,且生产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2]图2为两根A导线扭绞在一起的示意图。
[0013]图中:第一接插件1、A导线11、扭绞段111、B导线12、C导线13、D导线14、E导线15、F导线16、G导线17、H导线18、U型扣19、第二接插件2、第三接插件3、第四接插件4、第五接插件
5、第六接插件6、第一扎扣7、第二扎扣8、第三扎扣9、第四扎扣91、胶布9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如图1

2所示,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包括第一接插件1、第二接插件2、第三接插件3、第四接插件4、第五接插件5、第六接插件6,所述第一接插件1通过两根A导线11连接至第二接插件2,两根所述A导线11间隔性扭绞在一起,所述第一接插件1还通过B导线12与第二接插件2连接、通过D导线14与第三接插件3连接、通过E导线15与第四接插件4连接、通过F导线16与第六接插件6连接、通过H导线18与第五接插件5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1上还连接有一根C导线13和两根G导线17,所述C导线13通过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三接插件3、第二接插件2、第六接插件6,两根所述G导线17通过并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五接插件5、第六接插件6。B导线12、C导线13均设置为一条,D导线14、H导线18均设置为四条,E导线15设置为三条,F导线16设置为八条,G导线17设置为两条。第四接插件4为前照灯接插件。
[0016]两根所述A导线11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扭绞段111,可以阻止外部电磁干扰。
[0017]所述C导线13通过U型扣19分线,两根所述G导线17通过U型扣19并线后再分线。
[0018]连接至所述第三接插件3的所有导线(包括D导线14、C导线13分线后连接至第三接插件3的导线)、连接至第四接插件4的所有导线(E导线15)、连接至第五接插件5的所有导线(包括H导线18、G导线17并线后再连接至第五接插件5的导线)均通过第一扎扣7捆扎固定,连接至所述第四接插件4的所有导线(E导线15)与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包括F导线16、G导线17并线后再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导线、C导线13分线后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7捆扎固定。
[0019]连接至所述第二接插件2的所有导线(包括A导线11、B导线12、C导线13分线后连接至第二接插件2的导线)通过第二扎扣8和第三扎扣9捆扎固定。
[0020]所述C导线13分线后连接至第三接插件3、第二接插件2、第六接插件6的导线与除C导线13外的其他连接至第一接插件1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三扎扣9捆扎固定。连接至第四接插件4的所有导线与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三扎扣9捆扎固定。连接至第四接插件4的所有导线与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5的所有导线通过第四扎扣91捆扎固定。连接至第六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通过胶布92包覆成束。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干扰的线束,包括第一接插件(1)、第二接插件(2)、第三接插件(3)、第四接插件(4)、第五接插件(5)、第六接插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件(1)通过两根A导线(11)连接至第二接插件(2),两根所述A导线(11)间隔性扭绞在一起,所述第一接插件(1)还通过B导线(12)与第二接插件(2)连接、通过D导线(14)与第三接插件(3)连接、通过E导线(15)与第四接插件(4)连接、通过F导线(16)与第六接插件(6)连接、通过H导线(18)与第五接插件(5)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1)上还连接有一根C导线(13)和两根G导线(17),所述C导线(13)通过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三接插件(3)、第二接插件(2)、第六接插件(6),两根所述G导线(17)通过并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五接插件(5)、第六接插件(6)。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双绞线抗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波周斌勾祖云季春城潘盼盼苏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