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6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其中,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座,包括绝缘嵌合部和绝缘固持部;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一屏蔽隔片,设置在第一绝缘座上;第一屏蔽壳,设置在第一绝缘座的上方;第二屏蔽壳,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的下方,包括下屏蔽框和下屏蔽壳;屏蔽加强壳,设置在第一绝缘座与第二屏蔽壳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沿屏蔽板、连接板和固持板,前沿屏蔽板与绝缘嵌合部连接,前沿屏蔽板的宽度大于下屏蔽框的厚度,固持版与绝缘固持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全封闭屏蔽,降低与EMI及射频干扰相关的辐射,防射频泄漏,并可将对外部磁场的敏感度降至最低,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和电学性能。电学性能。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射频连接器通常用于装接在电缆或者设备上,以供输线系统电连接。射频信号因其频带宽、抗衰减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信号传输领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射频连接器的屏蔽抗干扰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062980U)公开了一种射频连接器公端组件,包括第一基体,屏蔽罩、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至少在一组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之间设置的隔离片。利用隔离片在屏蔽罩内部划分出多个屏蔽区域,隔离度要求高的信号端子位于不同屏蔽区域内,以提高连接器公端组件的屏蔽性能。
[0004]不足之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连接器公端组件,仍然存在电场泄露、信号干扰等问题,严重影响射频连接器组件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射频连接器组件的电学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座,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嵌合部和绝缘固持部;两个第一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触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嵌合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固持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同轴线缆固定连接;第一屏蔽隔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设置在两个相邻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之间;第一屏蔽壳,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的上侧;第二屏蔽壳,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的下侧,包括下屏蔽框和下屏蔽壳;屏蔽加强壳,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与所述第二屏蔽壳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沿屏蔽板、连接板和固持板,所述前沿屏蔽板与所述绝缘嵌合部连接,所述前沿屏蔽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屏蔽框的厚度,所述固持版与所述绝缘固持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隔片包括屏蔽嵌合段和屏蔽固持段,所述屏蔽嵌合段设置在所述绝缘嵌合部上,所述屏蔽固持段设置在所述绝缘固持部上,所述屏蔽固持段的上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屏蔽壳相接,所述屏蔽固持段的下侧表面与所述屏蔽加强壳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嵌合部的后侧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屏蔽隔片设置有加强连接槽,所述前沿屏蔽板与所述凹槽结构和所述加强连接槽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加强壳还包括触角结构,所述触角结构与所述绝缘嵌合部的侧壁后侧卡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皇生赖小林尹绪引
申请(专利权)人: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