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19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切后传送阶段中,在直轧辊道上安装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将钢坯加热到920℃~940℃,控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升温速率为7℃/s~10℃/s,且钢坯的通条温差控制在35℃以下;提高直轧辊道的传送速度至4m/s~5m/s,在直轧辊道上设置保温罩,采用保温罩包裹覆盖钢坯,对钢坯进行保温隔热;将钢坯在辊道上的等待位置设置在保温罩内部;本申请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等,实现了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氧化烧损降低到0.3%,直轧后煤气消耗降为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直轧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棒材生产线配备一座双蓄热步进梁式加热炉,已实现165
×
165
×
12000mm和165
×
165
×
16000mm两种冷热钢坯,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轧线轧制生产。双蓄热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加热过程,增加了钢坯的氧化烧损,吨钢氧化烧损达到0.9%,加热过程需要消耗煤气,热坯吨钢煤气消耗在150m3左右,冷坯吨钢消耗煤气在230m3左右。另外,蓄热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加热过程复杂,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0003]目前,国内棒材生产线已实现12米钢坯直轧,但16米钢坯还没有实现直轧,16米钢坯还需要经过加热炉补热之后进行轧制。目前,对于16米钢坯,经过核算,连铸钢坯温度为1050℃左右,连铸拉速按照4米/秒,每秒温降0.7℃计算,浇铸过程大约4分钟,钢坯头部温降168℃,钢坯头部温度下降至882℃,再经过174米的直轧辊道,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后传送阶段:在直轧辊道上安装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将钢坯加热到920℃~940℃,控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升温速率为7℃/s~10℃/s,且钢坯的通条温差控制在35℃以下;提高直轧辊道的传送速度至4m/s~5m/s,减少钢坯在直轧辊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在直轧辊道上设置保温罩,且保温罩的内壁内衬耐火材料,采用保温罩包裹覆盖钢坯,对钢坯进行保温隔热;将钢坯在辊道上的等待位置设置在保温罩内部,减少等待过程中的热量散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6m方坯的尺寸为(160

180)
×
(160

180)
×
16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直轧的钢坯的连铸阶段: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成分为:0.20%~0.25%的C,0.45%~0.65%的Si,0.95%~1.15%的Mn,P≤0.045%,S≤0.045%,余量的Fe元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温度为1518℃~1533℃,过热度为16℃~26℃;结晶器内的冷却水流量为2400L/min~2600L/min,结晶器中的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为≤10℃;拉矫机的拉速为3.8m/min~4.4m/min,在结晶器与拉矫机之间设置四段配水,控制拉矫机中的铸件的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淑峰王志波陈玉赵宗洋梁旭东蔡清水蒋孚孝沈强徐成会杜希昌李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