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89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09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与发光器件耦接的调节结构,可以在发光器件发光之前,控制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依次具有第一电压差和第二电压差。由于第二电压差大于第一电压差,可以在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可以先提高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的电压差,以实现对发光器件进行预充电的效果。这样在发光器件进行发光时,可以尽可能使发光器件达到其所要显示的亮度。从而可以改善在发光器件由黑画面切换到其他亮度时的第一个显示帧出现亮度失衡的问题,以及改善由于第一个显示帧亮度不够带来闪屏的问题。于第一个显示帧亮度不够带来闪屏的问题。于第一个显示帧亮度不够带来闪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等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低能耗等优点,是当今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一般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采用像素电路来驱动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包括:
[0004]驱动晶体管,被配置为根据数据电压产生工作电流;
[0005]数据写入电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耦接;其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被配置为输入所述数据电压;
[0006]发光器件,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耦接;其中,所述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在输入工作电流时发光;
[0007]调节结构,与所述发光器件耦接;其中,所述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依次具有第一电压差和第二电压差,且所述第二电压差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差。
[000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0009]初始化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其中,所述初始化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响应于加载的信号,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依次加载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并且,所述第二控制电压大于所述第一控制电压;
[0010]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加载所述第一控制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差;
[0011]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加载所述第二控制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差。
[00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初始化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同一第一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同一第一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
[00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为默认控制电压;
[0014]或者,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小于所述默认控制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电压大于所述默认控制电压。
[00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
[0016]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
[00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初始化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第二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以及响应于第三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第三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二控制电压。
[001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
[0019]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
[0020]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
[002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的第一电源端;
[0022]所述第一电源端被配置为持续加载第一电源电压;
[0023]或者,所述第一电源端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依次加载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且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差;以及,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差。
[002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时,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
[002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信号端加载的信号,输入数据信号端加载的数据电压;
[0026]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发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将第二电源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导通;
[0027]和/或,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存储电路,其中,所述存储电路被配置为存储输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
[0028]和/或,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复位电路;其中,所述复位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复位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将复位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0029]和/或,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阈值补偿电路;其中,所述阈值补偿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第四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003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
[0031]和/或,所述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
[0032]和/或,所述存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电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
[0033]和/或,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
[0034]和/或,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包括第八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
[003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上述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在连续的多个显示帧中的设定显示帧内包括:
[0036]第一阶段,所述调节结构控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依次具有第一电压差和第二电压差,且所述第二电压差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差;以及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输入所述数据电压;
[0037]发光阶段,所述驱动晶体管根据数据电压产生工作电流,所述发光器件在输入工作电流时发光。
[003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阶段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以及发光补偿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晶体管,被配置为根据数据电压产生工作电流;数据写入电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耦接;其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被配置为输入所述数据电压;发光器件,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耦接;其中,所述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在输入所述工作电流时发光;调节结构,与所述发光器件耦接;其中,所述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依次具有第一电压差和第二电压差,且所述第二电压差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初始化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其中,所述初始化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响应于加载的信号,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依次加载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并且,所述第二控制电压大于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加载所述第一控制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差;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加载所述第二控制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同一第一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同一第一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为默认控制电压;或者,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小于所述默认控制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电压大于所述默认控制电压。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第二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以及响应于第三控制信号端加载的信号,采用第三初始化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二控制电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电源端被配置为持续加载第一电源电压;或者,所述第一电源端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依次加载第一电源电压和
第二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且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差;以及,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之前,在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时,所述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时,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10.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信号端加载的信号,输入数据信号端加载的数据电压;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发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将第二电源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导通;和/或,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存储电路,其中,所述存储电路被配置为存储输入到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兆伟晏荣建许晶行杨慧娟刘庭良舒晓青魏立恒李灵通龙祎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