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顶部空腔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顶部空腔进行支护处理的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洞开挖过程中,在软弱破碎围岩洞段,尤其是地下水发育的碳质板岩地质条件下,面临较大塌方风险,易出现爆破后隧洞顶部含水率较高的松散岩土体不时掉落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更大损失。
[0003]目前,对该工况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待隧洞顶部松散岩体基本稳定,不再出现较大岩土块体掉落后,进行出渣施工,之后再对空腔部分进行支护和回填灌浆处理。第二、若隧洞顶部松散岩土体短时间内无法稳定,较大岩土块体掉落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案,方案
①
:掉块现象较为严重,顶部空腔较大,则待掉落的松散岩土体全面覆盖掌子面后,对松散渣体进行注浆固结,并对空腔进行回填处理,达到设计固结强度后采用预留核心土的开挖方式进行洞挖出渣;方案
②
:若洞渣和掉块不足以完全覆盖掌子面,则采用回填渣料的方式,对掌子面进行覆盖,再对松散渣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洞顶部空腔支护方法,在软弱破碎围岩洞段的爆破开挖期间,靠近掌子面的隧洞顶部处出现不稳定空腔,其特征在于:支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钢拱片(1)、拱片支架(2)、拱脚(3)以及拱脚固定件备用,钢拱片(1)为弯折为拱形的条状钢板,拱片支架(2)的一侧设置连续的拱片卡槽;S2、清除隧洞的底脚浮渣,在隧洞的两个侧壁分别架设拱脚(3),并将拱脚(3)通过拱脚固定件固定于侧壁;S3、在隧洞两个侧壁的拱脚(3)上分别固定安装拱片支架(2),拱片支架(2)的拱片卡槽开口朝上,两条拱片支架(2)均并与隧洞轴线平行,拱片支架(2)的前端插入掌子面内;S4、从远离掌子面的一端开始,对隧洞开挖轮廓面影响钢拱片(1)安装的渣体进行清除,再将钢拱片(1)逐一安装至隧洞顶部,钢拱片(1)的外侧与隧洞开挖轮廓面贴合,钢拱片(1)的两端分别置于拱片支架(2)的拱片卡槽内,相邻的钢拱片(1)之间不留空隙;对应于隧洞顶部存在不稳定空腔处的至少一块钢拱片(1)预留至少一个回填孔(4);S5、对钢拱片(1)安装范围内的隧洞段进行出渣作业,出渣完成后继续进行余下洞段的钢拱片(1)安装作业,直至掌子面;S6、在拱脚(3)内侧挂设钢筋网并喷砼,形成结构层;S7、通过回填孔(4)对不稳定空腔进行回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顶部空腔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拱片支架(2)为截面呈U形的槽钢,槽钢的前端呈尖锐状,槽钢一侧形成呈U形的拱片卡槽,拱片卡槽的宽度大于钢拱片(1)的厚度;拱脚(3)为型钢,拱脚固定件为锁脚锚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洞顶部空腔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