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02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包括输出端轴承、输入端轴承、轴、转子铁芯、磁瓦、定子槽纸、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环氧端板、定子叠片、定子绕组和输入端端盖,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安装有轴,转子铁芯的外表面包裹有磁瓦,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外表面包裹有定子槽纸,定子叠片内嵌安装在定子绕组的内部,定子绕组的下端安装有输入端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显极双层叠绕组改善无刷马达磁动势,通过与定子绕组端部弧形的长度相当的过渡线的处理,将过渡线与单相单极绕组融合在一起,方便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排列,节省了绕组端部用铜量,另外绕组采用双线并绕方式,所用单线的直径变小,利于绕线排线和提高嵌线的效率。嵌线的效率。嵌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刷电机
,具体为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行业内汽车用微型18槽6极无刷电机一般采用单层绕组或双层绕组,但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定子单层绕组与双层叠绕组相比:一方面磁动势明显较差(注:磁动势,电流流过导体所产生磁通量的势力。其基本单位为安培匝数/A.T。)另一方面,单层定子绕组单槽内的导线数是双层叠绕组的一倍,也就是说单层定子绕组整体的截面积是双层叠绕组的一倍,所以单层定子绕组端部弧形高度(也就是定子的线包高度)较高,其端部用铜量也随之增加。作为汽车用微型电机定子的总高度和外径都有严苛的要求,单层定子绕组相与相定子绕组端部排列不方便,所以定子线包整形后定子线包外形尺寸很难达到要求。
[0003]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包括输出端轴承、输入端轴承、轴、转子铁芯、磁瓦、定子槽纸、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环氧端板、定子叠片、定子绕组和输入端端盖,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安装有轴,转子铁芯的外表面包裹有磁瓦,轴的一端与输出端轴承相连接,轴的另一端与输入端轴承相连接,所述定子叠片的上下两端表面均安装有环氧端板,定子叠片的内部安装有定子齿肩包塑总成,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外表面包裹有定子槽纸,定子叠片内嵌安装在定子绕组的内部,定子绕组的下端安装有输入端端盖。
[0006]优选的,所述定子叠片是由定子轭部、定子齿部和齿肩所共同组成,定子叠片的内部设置有定子槽,定子叠片的内部表壁开设有定子槽口。
[0007]优选的,所述齿肩上分别设置有齿肩锚点和齿肩三角形凸起,定子齿部上设置有定子齿凹部。
[0008]优选的,所述齿肩上设置有包塑部分,包塑部分内圆与十八个齿肩的阵列中心同心,且包塑部分从定子槽口处贯通。
[0009]优选的,所述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外部包裹有线包整形后的定子。
[0010]优选的,所述定子绕组是由起绕线头、结束线尾、过渡线、单相单极绕组和绕组端部弧形所共同绕制而成,单相单极绕组上设置有上层导线、下层导线和定子层间绝缘。
[0011]优选的,所述磁瓦采用类面包型磁瓦用于替代传统不等厚磁瓦。
[0012]优选的,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六边型角部设置有一个角度为85
°
的三角卡位,三
角卡位侧边设置有转子入磁瓦槽。
[0013]优选的,所述输出端轴承的外部设置有输出端轴承室,输入端轴承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轴承室,输入端端盖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突出卡位与定子齿肩包塑总成上的三个槽口相互配合,输入端端盖上设置的唇边与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内壁同心地配合在一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显极双层叠绕组,其绕组型式和分布方式有助于改善无刷电机的磁动势,并获得较好的电气性能,双层叠绕组定子的单槽内有上下两层绕组,绕组端部的导线股数只有单层绕组的一半,减少了绕组端部弧形的长度,从而节省了绕组端部用铜量,通过与定子绕组端部弧形的长度相当的过渡线的处理和与单相单极绕组的融合,取消了套在过渡线上的玻璃纤维套管,使得定子绕组端部的排列更为整齐而有效,单槽内上下层的导线属于同相,电压差异很小,所以取消了定子槽内的层间绝缘,提高了槽的利用率,定子槽内双层叠绕的绕组采用双线并绕方式,所用单线的直径变小,在槽满率提高的同时,也利于嵌线工艺;
[0016](2)本技术的定子齿部和轭部为一个部分,而单独存在的齿肩组件由十八个齿肩阵列和环形的加固层交替组成,并靠铆点叠铆在一起,这样齿肩组件就保留了槽口的结构,利用贯穿槽口的胶料和与齿肩组件环形阵列同心的胶层加强其包塑的强度,包塑成型的每一个齿肩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凸起对准线包整形后的定子齿相应的凹部,与其紧配,一方面将定子齿部、轭部和齿肩包塑总成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防止齿肩包塑总成拧转;
[0017](3)本技术在定子合成为一个整体之前,定子因为暂时没有齿肩部分,所以有相对大的槽口,自粘漆包线绕制的双层叠绕组很方便就嵌入定子槽内,极大地提高了嵌线的效率,定子整形时,给自粘漆包线通电,等自粘漆包线相互粘连后,再松开定子整形的夹具,这样就减少了定子线包整形后的回弹,容易控制整形后定子的内外径和线包的高度;
[0018](4)本技术的转子铁芯六边型角部设计了一个角度为85
°
防止磁瓦滑出的三角卡位,省去了磁瓦不锈钢护套,不但有效地解决了电机运转与振动中磁瓦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粘磁瓦工艺的难度,而且使得表贴式类面包型磁瓦紧贴着转子入磁瓦槽,减少了它们之间的间隙,利于厌氧胶的固化;
[0019](5)表贴式磁瓦在电极弧系数和最大磁瓦厚度相当的情况下,本技术采用机械极弧系数较小的类面包型磁瓦,既减少了磁瓦的用量也减少了齿槽转矩,同样能获得更优异的空载磁路性能;
[0020](6)本技术定子齿肩包塑总成内部和电机输入端端盖中均设计有轴承室,电机输入端端盖有3个突出的卡位与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3个槽口配合,输入端端盖的唇边与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的内壁同心配合,最后靠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微型无刷电机,这种整体式的电机结构,不仅方便产线100%测试电机的空载性能,而且方便整机厂的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2a是本技术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0023]图2b是本技术的定子齿肩包塑总成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定子齿肩包塑的剖面图;
[0025]图4a是本技术定子齿肩包塑总成入整形后定子立体图;
[0026]图4b是本技术定子齿肩包塑总成入整形后定子的俯视图;
[0027]图5a是本技术绕制的单相(实例为A相)定子绕组的示意图;
[0028]图6a是本技术十八槽六极显极双层绕组的定子绕线图;
[0029]图6b是传统的十八槽六极庶极单层绕组的定子绕线图;
[0030]图7a是本技术六极表贴式类面包型磁瓦转子和十八槽定子的示意图;
[0031]图7b是传统的六极表贴式不等厚磁瓦转子和十八槽定子的示意图;
[0032]图8a是本技术的转子铁芯的俯视图;
[0033]图8b是本技术转子铁芯的三角卡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9a是本技术的电机输入端端盖总装的立体图;
[0035]图9b是本技术的电机输入端端盖总装后的剖面图。
[0036]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包括输出端轴承(1a)、输入端轴承(1b)、轴(2)、转子铁芯(3)、磁瓦(4)、定子槽纸(5)、定子齿肩包塑总成(6)、环氧端板(7)、定子叠片(8)、定子绕组(9)和输入端端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3)的内部安装有轴(2),转子铁芯(3)的外表面包裹有磁瓦(4),轴(2)的一端与输出端轴承(1a)相连接,轴(2)的另一端与输入端轴承(1b)相连接,所述定子叠片(8)的上下两端表面均安装有环氧端板(7),定子叠片(8)的内部安装有定子齿肩包塑总成(6),定子齿肩包塑总成(6)的外表面包裹有定子槽纸(5),定子叠片(8)内嵌安装在定子绕组(9)的内部,定子绕组(9)的下端安装有输入端端盖(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叠片(8)是由定子轭部(11)、定子齿部(12)和齿肩(13)所共同组成,定子叠片(8)的内部设置有定子槽(15),定子叠片(8)的内部表壁开设有定子槽口(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肩(13)上分别设置有齿肩锚点(14)和齿肩三角形凸起(16),定子齿部(12)上设置有定子齿凹部(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18槽6极微型无刷电机定转子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肩(13)上设置有包塑部分(19),包塑部分(19)内圆与十八个齿肩(13)的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士祥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乐士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