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986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构件,用于调节外壳内部环境的温度和绝对湿度;外壳上部设有出风口构件流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状物;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设于接收电极的正下方,其上端面中心区域上敷设有纳米疏水结构层,用于凝析出液滴作为液源;以及放电电极支撑散热构件,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的下端面连接,用于支撑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并提供制冷与散热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气温零下的环境中使用且能防止过度结露现象的发生,具有释放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还能通过调节外壳内的温湿度环境,保证放电电极的纳米疏水结构层上正常进行冷凝结露反应。反应。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空气净化领域中,常采用通过在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并在电极之间供应水,就能产生带电微粒子水的雾状物,该带电微粒子水的粒度为3

100nm,且含有自由基。这些纳米量级的带电微粒子水具有粒径小、寿命长、传播距离长、含水量高、呈弱酸性、易吸收、深度清洁、补水美容、杀菌消毒、促进睡眠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美容美发、个人护理、杀菌消毒、空气净化、除醛去味、保湿保鲜、改善睡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现有的一些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通过放电电极从底部吸取冷凝水的方式来产生纳米水离子,但是,从底部冷凝出冷凝水,然后再输送到放电电极的放电部,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导致这种方式的带电微粒子水释放效率较低。
[0004]还有的一些负离子发生装置在空气湿度过大时,极易出现过度冷凝结露现象,进而降低负离子生产效率,甚至发生短路现象;而在气温零下时,无法正常使用。因为由于昼夜湿度存在变化,夜间气温低绝对湿度较低,不易发生结露现象,特别是当气温零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极低,发生装置无法在气温接近水冰点的环境,尤其是气温零下的环境中使用;白天气温高绝对湿度较高,特别是在南方等气候潮湿的地区易发生过度结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包括:
[0007]外壳,外壳壳壁内部设有第一加热构件,用于调节外壳内部环境的温度和绝对湿度,使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和绝对湿度保持在结露临界点以上且在过度结露点以下;外壳下部设有进风口构件,用于流入空气;外壳上部设有出风口构件,用于流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状物;
[0008]接收电极,设于出风口构件的外边缘处;
[0009]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设于接收电极的正下方,其上端面中心区域上敷设有纳米疏水结构层,用于凝析出液滴作为液源;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连接有高压电源;以及
[0010]放电电极支撑散热构件,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的下端面连接,用于支撑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并提供制冷与散热。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构件位于外壳侧壁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平直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主要由有序排列在网格单元为正方形的网格的交点
处的纳米纤维丝构成,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上表面处的正方形网格单元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纳米纤维丝的下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底部端面处的正方形网格单元面积的比值为1∶3.24~4,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高度的比值为1∶4~4.2。
[0014]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内凹且厚度均匀的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主要由呈向中心汇聚的排布形态的纳米纤维丝构成,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4~4.2。
[0016]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外凸且厚度均匀的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主要由呈由中心向外围发散的排布形态的纳米纤维丝构成,大部分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小部分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亲水,且该小部分纳米纤维丝分为含有数量相等纳米纤维丝的多组并以组束的形式均布穿插在该大部分纳米纤维丝之间,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疏水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亲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亲水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21~1.69,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0.8~1。
[0018]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支撑散热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座、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板;支撑杆的上端部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连接,支撑杆的下端部连接在支撑座上,半导体制冷件安装连接在支撑座的下部与散热板之间,用于制冷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板。
[0019]优选地,还包括:
[0020]制冷导流构件,倾斜设于所述进风口构件旁,用于制冷空气在其上产生冷凝液体并向下导流;
[0021]储液槽,安设在所述制冷导流构件的下方,用于储存沿制冷导流构件流下的冷凝液体;以及
[0022]第二加热构件,设于储液槽的下槽壁内部,用于辅助调节外壳内部的温度和绝对湿度,使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和绝对湿度保持在结露临界点以上且在过度结露点以下。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二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一加热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二绝对湿度检测装置和第一加热构件连接;
[0024]温度检测装置设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旁,用于测量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附近的当前温度并输出;
[0025]第一绝对湿度检测装置设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旁,用于测量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附近的第一绝对湿度并输出;
[0026]第二绝对湿度检测装置设于进风口构件的进风口处,用于测量进风口附近的第二绝对湿度并输出;
[0027]第一加热构件位于外壳侧壁内部,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制热操作;
[0028]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第一绝对湿度和第二绝对湿度;根据所述当前温
度,查询温度、结露临界点与过度结露点之间的预设关系表,获得与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当前结露临界点和当前过度结露点;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当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加热构件进行制热工作。
[0029]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判断第一绝对湿度是否大于当前结露临界点且小于当前过度结露点;当第一绝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当前结露临界点时,判断第二绝对湿度是否大于第一绝对湿度;当第二绝对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绝对湿度时,控制第一加热构件停止制热工作。
[0030]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第一绝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当前过度结露点时,判断第二绝对湿度是否小于第一绝对湿度;当第二绝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绝对湿度时,控制第一加热构件进行制热工作。
[0031]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加热构件和制冷导流构件;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加热构件和制冷导流构件连接;
[0032]制冷导流构件倾斜连接在进风口构件附近,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制冷操作;
[0033]第二加热构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壳壁内部设有第一加热构件,用于调节外壳内部环境的温度和绝对湿度,使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和绝对湿度保持在结露临界点以上且在过度结露点以下;外壳下部设有进风口构件,用于流入空气;外壳上部设有出风口构件,用于流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状物;接收电极,设于出风口构件的外边缘处;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设于接收电极的正下方,其上端面中心区域上敷设有纳米疏水结构层,用于凝析出液滴作为液源;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连接有高压电源;以及放电电极支撑散热构件,与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的下端面连接,用于支撑纳米疏水结构放电电极并提供制冷与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平直结构,主要由有序排列在网格单元为正方形的网格的交点处的纳米纤维丝构成,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上表面处的正方形网格单元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纳米纤维丝的下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底部端面处的正方形网格单元面积的比值为1∶3.24~4,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高度的比值为1∶4~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内凹且厚度均匀的结构,主要由呈向中心汇聚的排布形态的纳米纤维丝构成,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4~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疏水结构层为外凸且厚度均匀的结构,主要由呈由中心向外围发散的排布形态的纳米纤维丝构成,大部分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疏水,小部分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部设置为亲水,且该小部分纳米纤维丝分为含有数量相等纳米纤维丝的多组并以组束的形式均布穿插在该大部分纳米纤维丝之间,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疏水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96~2.56,亲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相邻四个亲水纳米纤维丝上端面中心连线构成图形的面积的比值为1∶1.21~1.69,疏水纳米纤维丝的上端面面积与纳米疏水结构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0.8~1。5.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二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一加热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绝对湿度检测装置、第二绝对湿度检测装置和第一加热构件连接;温度检测装置设于纳米疏水结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鹤宁卢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