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98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该方法包括:设置无线充电系统为谐振频率处工作;根据地面端单元中的AC/DC模块和DC/DC模块,控制Ubus电压在第一预定电压阈值之内;获得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设定车端单元的第二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二电流保护阈值,获得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一电流保护阈值;检测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判断第一电压是否超过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第一电流是否超过第一电流保护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并发送至环路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无线充电系统。解决了无线充电地面端和车端交互时间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差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操作方便,设备损耗率较低,是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在市场中广受欢迎。目前部分电动汽车也应用了无线充电技术。
[0003]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充电地面端和车端的交互,进而控制充电电流/电压。但是无线通信技术存在一定的数据传输交互时间,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着地面端和车端交互时间较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地面端和车端交互时间较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面端单元、车端单元、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环路控制模块和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地面端单元中的第一MOS开关管、第二MOS开关管、第三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设置为谐振点处;根据所述地面端单元中的AC/DC模块和DC/DC模块,控制Ubus电压在第一预定电压阈值之内;获得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设定所述车端单元的第二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二电流保护阈值,同时获得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一电流保护阈值;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所述第一电流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电流保护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并发送至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对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保护。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面端单元,所述地面端单元用于提供高频交流电流;车端单元,所述车端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地面端单元的所述高频交流电流并转换为直流电流;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通过所述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根据所述高频交流电流设定所述车端单元和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电压保护阈值和电流保护阈值,判断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电压是否超过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电压保护阈值和/或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电流是否超过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电流保护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环路控制模块,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对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保护;电池,所述电池接收所述车端单元转换并输出的所述直流电流进行充电。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装置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基于SS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处于谐振处工作,将其地面端单元中的第一MOS开关管、第二MOS开关管、第三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设置为谐振点处,然后根据地面端单元中的AC/DC模块和DC/DC模块,控制Ubus电压输出较低的电压,再根据地面端单元的有效电压和有效电流,设置车端单元的第二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二电流保护阈值,基于谐振频率点的基尔霍夫定律公式,同时获得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一电流保护阈值,然后检测地面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判断是否超过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第一电流保护阈值,进而进行无线充电系统的保护。本申请基于SS拓扑无线充电技术,根据谐振频率点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公式,通过检测地面端原边的电压和电流即可获知车端副边的电压和电流,无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车端电压和电流信息,即可进行车端无线充电的过流和过压保护,省去了无线通信的数据交互时间,避免由于无线通信异常而引起充电电压/电流失控,提升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可靠性,达到了提升无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2为现有技术中SS拓扑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1

地面端单元;12

车端单元;13

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14

环路控制模块;15

电池;300

控制装置;301

存储器;302

处理器;303

通信接口;304

总线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9]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地面端和车端交互时间较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0020]无线充电技术操作方便,设备损耗率较低,是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适用于多种电子设备的充电使用,在市场中广受欢迎。电动汽车由于其无尾气、环保、节能的优点,在汽车市场中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部分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也使用了线充电技术。
[0021]电动汽车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需保证电池稳压稳流充电,保证充电的安全性以及电池的寿命等。具体通过检测车端副边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充电电压和电流传输至地面端原边,实现充电地面端和车端的交互,地面端通过根据车端
的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而控制地面端的输出电流/电压,实现充电稳压/稳流控制。但是无线通信技术存在一定的数据传输交互时间,且交互时间较长,通常可达几百毫秒,且无线通讯系统一旦出现异常,车端和地面端无法交互,则无线充电系统则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着地面端和车端无线通信交互时间较长,充电电流/电压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面端单元、车端单元、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环路控制模块和电池,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0024]S100:将所述地面端单元中的第一MOS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面端单元、车端单元、副边过压/过流保护模块、环路控制模块和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地面端单元中的第一MOS开关管、第二MOS开关管、第三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设置为谐振点处;根据所述地面端单元中的AC/DC模块和DC/DC模块,控制Ubus电压在第一预定电压阈值之内;获得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设定所述车端单元的第二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二电流保护阈值,同时获得所述地面端单元的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第一电流保护阈值;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所述第一电流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电流保护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并发送至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对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保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对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保护,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述第一电压超过所述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所述第一电流超过所述第一电流保护阈值,所述环路控制模块获得第一提醒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闭合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断开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MOS开关管、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所述第四MOS开关管,对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保护,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述第一电压超过所述第一电压保护阈值和/或所述第一电流超过所述第一电流保护阈值,所述环路控制模块获得第二提醒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提醒信息,闭合所述第一MOS开关管和所述第二MOS开关管,断开所述第三MOS开关管、所述第四MOS开关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设定所述车端单元的第二电压保护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媛蒋荣勋苏伟代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