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动机分频调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479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分频调速方法。本方法采用了晶闸管变流装置,将晶闸管按一定的序列导通或截止,使三相交流工频电源分时、分割地向交流异步电动机供电,使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为电源工频时的某一分数倍,此分数值小于1,可为1/5、1/4、1/3、1/2、2/3、3/4、……19/20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普通晶闸管自然换流的方法,它具有调速范围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主要用于鼠笼型交流电动机带风机、水泵的调速装置中。(*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
现有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交-交变频调速方法,通常沿用传统的“差频控制”的概念,在电源各个周波内,根据变频要求计算各晶闸管在不同电周期时应有的触发角α,使变频后的电压包络线为较低(与电源相比)的频率,其最高频率低于电源频率的1/2。如果用差频控制的概念求取高于1/2以上的电源频率,则对于晶闸管必须强迫换流,或者采用其他可关断器件(如可关断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管等)来换流。此外,也有在电动机高速时采用交流调压调速,低速时采用传统的“差频控制”交-交变频,参见日本专利特开昭52-26416。但无论设想采用强迫换流调速,还是交流调压调速,皆因电路结构复杂,调速可靠性差,或调速范围不够宽而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创一种新的、自然换流的分频调速方法,可使交流异步电动机在低速、高速运转时,均能方便、经济而可靠地实现调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是采用了周波变流器型电力变流装置,此装置为三组三相、各相均由相互反并联连接的晶闸管交流开关组成,至少由18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9支双向晶闸管)组成的多并、多串联支路。其连接方式是:每相至少由2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1支双向晶闸管)相互反并联组成1个分支路,每组由这样的三个分支路组成1个支路。三组共有9个分支路,按排列组合将电源端的A、B、C三相和电动机端的R、-->S、T三相相互联接,由电源通过该9个分支路与交流异步电动机形成回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晶闸管按一定的序列导通或截止。使工频电源分时、分割地(不连续)自然变流,并向交流异步电动机供电,以使电动机定子的旋转磁场的平均旋转速度为工频时的某一分数倍,此分数值小于1,可为1/2、2/3、3/4、4/5、5/6、6/7、7/8、8/9、9/10、10/11、……及其他整数组成的分数倍,本专利技术也可对低速实现1/3、1/4、1/5及更低频率的调速。本专利技术由于全部采用按一定序列的自然换流而实现分流调速,因此它比传统的周波变流的调速范围宽而稳定可靠,而比强制换流的差频控制调速使用元件少、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经济性好。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可在全速范围内实现可靠调速,因此是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又一种新的调速方法,它主要用于交流鼠笼型电动机、拖动风机和水泵的调速装置中,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虽为不连续调节,但因其分数值可分得很细,所以完全能满足实际应用中调速的需要。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与18支单向晶闸管组成的分频调速的主回路电路图。图2.为2/3分频时晶闸管导通序列及波形图。图3.为3/4分频时晶闸管导通序列及波形图。图4.为3/4分频时晶闸管的又一导通序列及波形图。-->图5.3/4分频时晶闸管的触发角α改变后的波形图。实施例:图1所示为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M),与18支单向晶闸管组成的分频调速主回路电路图,图中A、B、C为三相电源线,(1-1、1-2、1-3、……1-6;2-1、2-2……2-6;3-1、3-2……3-6)为18支单向晶闸管,(R)、(S)、(T)为电动机(M)定子的R、S、T端子。18支晶闸管的编码是前一数字为组别,后一数字为工频电源的导电顺序,导电顺序与传统的交流开关或三相桥式线路顺序相同(假定电源为正序)。图1中将A与R、B与S、C与T相连结并定义为Ⅰ组,A与S、B与T、C与R相连结并定义为Ⅱ组,A与T、B与R、C与S相连结并定义为Ⅲ组。将18支可控硅分成的三组(参见图1),从电源侧向负载侧看,如图2所示,在电角度为6π时间内,令其第一组晶闸管按第一段阴影婊蛄械纪ǎ蚪涣饕觳降缍┑纾潭秩拷刂挂欢问奔洌幼诺冖蜃榫д⒐馨吹诙我跤懊婊男蛄械纪ǎ蚪涣饕觳降缍┑纾潭踩拷刂挂欢问奔洌幼旁俚冖笞榫д⒐馨吹谌我跤懊婊男蛄械纪ǎ蚪涣饕觳降缍┑纾潭踩拷刂挂桓鍪奔洌缓笤俚谝蛔椤绱酥芏词肌T谕?中电动机内的电流在第一段先是从R→S,继而。然而最后是S→T,然后截止一段,在第二段先是从S→T,继而然而最后T→R,然后又截止一段,在第三段先是从T→-->R,继而,然后,最后R→S,然后又截止一段,如此周而复始,使交流异步电动机(M)得到一个脉动的转矩,在全部截止时间内无电磁力矩,这样在电动机(M)的定子上就形成一个旋转磁场,其旋转磁场的平均速度即为同步速的2/3。同理,图3示出了晶闸管导通时阴影面积为全部截止面积的3倍,如按图3所示的序列去导通、截止三组晶闸管,则交流异步电动机(M)就得到另一个旋转磁场,而此旋转磁场的平均速度为同步速的3/4。由上述可知,依此类推如图1所示电路,只要将晶闸管按一定的序列导通或截止,使工频电源分时、分割地向交流异步电动机供电,就可使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平均旋转速度为工频时的某一分数倍,(此分数值小于1),分数值可为1/2、2/3、3/4、4/5……10/11、11/12直至接近于1。图4为达到3/4同步转速的另一种晶闸管导通、截止排列序列及波形图,其效果与图3完全一样,这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序列的灵便能力。本专利技术为了尽可能改善电动机的振动和减少无功功率,可采用改变晶闸管触发角α的办法来取得最为合适的电压波形,参见图5。这样在保证自然换流的条件下,使电机在带载条件下无功最小,有功也最小,这对于实际使用中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分频调速方法,采用了晶闸管电力变流装置,此装置为三组三相、各相均由相互反并联连接的晶闸管交流开关组成、至少由18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9支双向晶闸管)组成的多并、多串联支路,其连接方式是:至少由2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1支双向晶闸管)相互反并联组成1个分支路,每组由3个分支路组成1个支路,三组共有9个分支路,按排列组合将电源端的A、B、C三相与异步电动机端的R、S、T相互联接,电源通过该9个分支路与交流异步电动机形成回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晶闸管按一定的序列导通或截止,使工频电源分时、分割地(不连续)自然换流,并向交流异步电动机供电,以使电动机定子旋转磁场的平均旋转速度为工频时的某一分数倍,此分数值小于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分频调速方法,采用了晶闸管电力变流装置,此装置为三组三相、各相均由相互反并联连接的晶闸管交流开关组成、至少由18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9支双向晶闸管)组成的多并、多串联支路,其连接方式是:至少由2支单向晶闸管(或至少由1支双向晶闸管)相互反并联组成1个分支路。每组由3个分支路组成1个支路,三组共有9个分支路。按排列组合将电源端的A、B、C三相与异步电动机端的R、S、T相互联接,电源通过该9个分支路与交流异步电动机形成回路。本发明的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变压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