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536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针对湿法脱硫后烟气进行除尘、除雾等处理存在工序设备多,工艺复杂等问题。该装置包括:除尘除雾层,冷凝除湿层和超净除尘除雾层;所述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下方,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一次将脱硫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所述冷凝除湿层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二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并通过降温的方法将所述烟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滴;所述超净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上方,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第三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雾滴进行分离。雾滴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湿法脱硫工艺在众多行业(锅炉,烧结,玻璃等等)的烟气净化系统中均占有一席之地。相对于其他脱硫方式,湿法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工艺成熟,其通过向高温烟气中喷淋大量的碱性溶液吸收SO2而脱硫。
[0003]常规湿法脱硫工艺中,喷淋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后排出脱硫塔,此时烟气为饱和湿烟气,当温度稍微降低时,湿烟气中水蒸气立即冷凝形成雾状液滴,对后端设备产生严重腐蚀;湿法脱硫虽然可以去除颗粒物,但其协同除尘能力无法保证颗粒物的达标排放,更难达到超低甚至超净的要求;故仍需配置湿电除尘或在后端设置布袋除尘等;
[0004]根据《HJ 179

2018石灰石石灰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吸收塔除雾器除雾性能应确保烟气中液滴全含量不大于50mg/m3(干基折算)”,为此,通常采用增加除雾器级数的方式,常见的有一级管式+三层屋脊式,这样虽然达标但增加了投资费用且增加了系统阻力。
[0005]综上所述,现有针对湿法脱硫后烟气进行除尘、除雾等处理存在工序设备多,工艺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针对湿法脱硫后烟气进行除尘、除雾等处理存在工序设备多,工艺复杂等问题。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包括:除尘除雾层,冷凝除湿层和超净除尘除雾层;
[0008]所述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下方,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一次将脱硫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
[0009]所述冷凝除湿层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二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并通过降温的方法将所述烟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滴;
[0010]所述超净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上方,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第三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
[0011]优选地,所述除尘除雾层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集液槽;
[0012]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将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内的脱硫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甩出;
[0013]位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的所述第一喷淋层,用于向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喷水,与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喷出的雾化液滴发生逆向接触,分离所述脱硫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
[0014]位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下方的第一集液槽,用于回收来自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
的含尘液体。
[0015]优选地,所述除尘除雾层还包括第一冲洗层和循环水系统;
[0016]所述第一冲洗层位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接触,用于延伸至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内部,对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进行定期冲洗;
[0017]所述第一冲洗层、所述第一喷淋层分别与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的循环水箱联通;所述第一集液槽与所述循环水箱联通。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包括柱状筒、气体旋流器、喷嘴、升气孔、升气帽和花板;
[0019]所述气体旋流器设置在所述花板上,且位于所述柱状筒的底部;
[0020]多个所述升气孔设在所述所述柱状筒上部;
[0021]所述升气帽为中间凹陷边缘凸起状,其设置在所述升气孔上方,且边缘下翻延伸至所述柱状筒的外侧;
[0022]所述喷嘴的进水口与第一冲洗层连接,其贯穿所述升气帽和所述升气孔延伸至所述柱状筒内部;
[0023]所述柱状筒为双层结构,其内部设置槽孔。
[0024]优选地,所述冷凝除湿层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喷淋层和冷却水循环系统;
[0025]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将进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内的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甩出;
[0026]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的所述第二喷淋层,其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联通,用于向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喷淋冷却水,分离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并将烟气内的水蒸气变成水滴;
[0027]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用于向所述第二喷淋层提供冷却水。
[0028]优选地,所述冷凝除湿层还包括第二冲洗层,第二集液槽;
[0029]所述第二冲洗层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相接触,用于延伸至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内部,对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进行定期冲洗;其中,所述第二冲洗层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联通;
[0030]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下方的第二集液槽,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含尘液体回收至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
[0031]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包括柱状筒、气体旋流器、喷嘴、升气孔、升气帽和花板;
[0032]所述气体旋流器设置在所述花板上,且位于所述柱状筒的底部;
[0033]多个所述升气孔设在所述所述柱状筒上部;
[0034]所述升气帽为中间凹陷边缘凸起状,其设置在所述升气孔上方,且边缘下翻延伸至所述柱状筒的外侧;
[0035]所述喷嘴的进水口与第一冲洗层连接,其贯穿所述升气帽和所述升气孔延伸至所述柱状筒内部;
[0036]所述柱状筒为双层结构,其内部设置槽孔。
[0037]优选地,所述喷嘴为高压喷嘴。
[0038]优选地,所述超净除尘除雾层包括柱状筒,花板,气体旋流器;
[0039]所述气体旋流器和所述柱状筒均设置在所述花板,且所述气体旋流器位于所述柱状筒内部;
[0040]所述柱状筒为双层结构,其内部设置槽孔。
[00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包括:除尘除雾层,冷凝除湿层和超净除尘除雾层;所述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下方,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一次将脱硫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所述冷凝除湿层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二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并通过降温的方法将所述烟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滴;所述超净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上方,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第三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该装置通过除尘除雾层可以将脱硫烟气中的70%作用的粉尘和雾滴分离出来;通过冷凝除湿层一方面可以将进入冷凝除湿层的烟气的温度降低至40
°
以下,确保烟气含湿量下降至20%左右,可以去除烟气中50%~70%的水分,达到除湿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烟气中的粉尘和雾滴进行进一步地分离;超净除尘除雾层还可以进一步将烟气内包括的小颗粒的粉尘和雾滴进行再次分离,实现对末端烟气深度除尘和除雾。其设置在塔内为一体化设备,针对相同量的烟气时,该装置仅占湿电除尘器一次投资费用的70%;无需增设冷凝器,节省此部分费用;再者,该装置采用机械耦合旋流技术,除尘除雾使用的是风的动力,而湿电除尘用的是高负荷的电力,运行电耗为湿电的50%。相对于湿电、冷凝器的高维护费用,本技术采用耐腐蚀耐磨的FRP复合玻璃钢,系统运行几乎无需维护费用;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除雾消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除雾层,冷凝除湿层和超净除尘除雾层;所述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下方,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一次将脱硫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所述冷凝除湿层用于通过旋流的方式第二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并通过降温的方法将所述烟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滴;所述超净除尘除雾层位于所述冷凝除湿层上方,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第三次将烟气中的粉尘、雾滴进行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层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集液槽;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用于通过离心力作用将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内的脱硫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甩出;位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的所述第一喷淋层,用于向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喷水,与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喷出的雾化液滴发生逆向接触,分离所述脱硫烟气内的雾滴和粉尘;位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下方的第一集液槽,用于回收来自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含尘液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层还包括第一冲洗层和循环水系统;所述第一冲洗层位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接触,用于延伸至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内部,对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进行定期冲洗;所述第一冲洗层、第一喷淋层分别与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的循环水箱联通;第一集液槽与所述循环水箱联通。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包括柱状筒、气体旋流器、喷嘴、升气孔、升气帽和花板;所述气体旋流器设置在所述花板上,且位于所述柱状筒的底部;多个所述升气孔设在所述柱状筒上部;所述升气帽为中间凹陷边缘凸起状,其设置在所述升气孔上方,且边缘下翻延伸至所述柱状筒的外侧;所述喷嘴的进水口与第一冲洗层连接,其贯穿所述升气帽和所述升气孔延伸至所述柱状筒内部;所述柱状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琳孟晨陈勇祝文谭栋栋杨战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