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水洗空气净化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7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室,包括进气口、净化室、若干净化模块和出气口,若干所述净化模块呈阶梯状排布的设置于净化室的中部区域,若干净化模块将净化室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之间的气流仅能通过各净化模块内部流通;上下两个腔室分别呈对称的梯形结构,所述进气口设置于下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设置于上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该空气净化室具有最大限度利用净化室空间、借助热空气上升动能节省驱动力、净化效果优良的优点。优良的优点。优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水洗空气净化室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机组的空气净化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空气净化室。

技术介绍

[0002]烟草行业工艺空调机组空气净化通常会使用专门的净化设备进行净化,由于体积庞大,通常安装在一个独立的仓室结构中,仓室结构本身被净化设备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连通进气,一部分连通出气,含尘气体从进气一侧流向出气一侧,中间经过净化设备净化,得到洁净的空气。
[0003]仓室结构通常为正方体空间,若采用布袋除尘或滤网除尘的方式,将仓室设计为左右仓室时,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开口的大小仅受仓室侧壁墙面大小限制,仓室可以开的尽量大。
[0004]但是当仓室中的除尘方式选择将仓室分隔为上下两个仓室时,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两个侧壁上,开口的大小限制在半个侧壁大小的面积中,或者增大其中一个开口、减小另一个开口。
[0005]这就导致纵向分隔的形式不利于大气流使用,限制了净化设备的适用范围。
[0006]而高温污浊气流的显著特点是具有上升动能,如果不能利用上下分隔的形式,则需要更多的动能来驱动气流的横向流动,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利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最大限度利用净化室空间、借助热空气上升动能节省驱动力、净化效果优良的空气净化室。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室,包括进气口、净化室、若干净化模块和出气口,若干所述净化模块呈阶梯状排布的设置于净化室的中部区域,若干净化模块将净化室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之间的气流仅能通过各净化模块内部流通;
[0009]上下两个腔室分别呈对称的梯形结构,所述进气口设置于下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设置于上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
[0010]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上下分隔的方式,可以利用热空气升腾的动力作为驱动力,经过净化模块,节省了一部分动力需要,其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净化模块,将净化室分为上下两个梯形,即在上下两个腔室中,出现了两个对立的侧壁,他们的面积足够大,甚至可与整个净化室的侧壁面积基本相同,使得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面积都足够大,能够满足大风量的需求,避免因开口过小,导致风速过高,影响过滤效果。
[0011]基上所述,所述进气口的面积占下方腔室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
[0012]基上所述,所述出气口的面积占上方腔室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
[0013]基上所述,若干所述净化模块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下沿低于进气口的下沿,
若干净化模块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上沿高于出气口的上沿。
[0014]基上所述,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圆筒状外壳、芯轴、至少一级甩水盘、雾化盘、离心叶轮、传动机构和水管;
[0015]所述外壳的底部为入口、顶部为出口,所述至少一级甩水盘分层设置在进口处,所述雾化盘设置于甩水盘上方,所述离心叶轮设置于雾化盘上方,所述甩水盘、雾化盘和离心叶轮均安装在芯轴上,所述芯轴由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芯轴的下半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管穿入芯轴中,所述芯轴上对应甩水盘和/或雾化盘上方的区域设置出水口。
[0016]基上所述,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对应雾化盘和甩水盘的位置设置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一个汇水口,所述汇水口通过汇水管连接至对应高度的甩水盘中心处上方。
[0017]基上所述,所述离心叶轮设置有至少两组,位于外壳出口侧的离心叶轮转速低于位于外壳中心处的离心叶轮。
[0018]基上所述,所述离心叶轮包括轮轴套和叶片,所述叶片呈圆弧状并以轮轴套为圆心等角度阵列,所述叶片包括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连接筋条,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沿纵向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筋条用于连接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所述连接筋条为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倾斜的结构,所述第二弧板的下方设置有向外侧斜下方弯折的第二沿部,所述第一弧板的上方设置有向内侧斜上方弯折的第一沿部。
[0019]基上所述,每组离心叶轮设置为竖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离心叶轮,相邻离心叶轮中,上方的离心叶轮底部的第二沿部卡入下方离心叶轮顶部的第一沿部的下方且彼此间形成水雾通道。
[0020]基上所述,若干所述净化模块排成若干排,每一排净化模块的芯轴顶部均安装一个被动斜齿轮,每一排净化模块对应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一根驱动主轴和若干主动斜齿轮,若干主动斜齿轮分别驱动同排的若干被动斜齿轮。
[0021]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通过设计净化模块的排列形状,将净化室分隔成上下两个梯形腔室,形成两个相对的面积最大的侧面,然后在侧面上开进气口和出气口,使得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面积足够大,保证大风量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借助热空气上升的动能,降低对动力的需求。
[0022]进一步的, 净化模块的设计则满足了自下而上的净化空气需求,通过水雾的方式附着空气中的污浊物,通过离心叶轮的方式将附着污浊物的水雾甩到四周的侧壁上,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避免了耗材的使用,只需要定期清洗即可,且无需停机维护,可长时间工作,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中空气净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中净化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中净化模块的内部构造图。
[0026]图4是本技术中离心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进气口;2.净化室;3.净化模块;4.出气口;5.下方腔室;6.上方腔室;7.外
壳;8.芯轴;9.甩水盘;10.雾化盘;11.离心叶轮;12.水管;13.接水槽;14.汇水管;15.被动斜齿轮;16.驱动电机;17.驱动主轴;18.主动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室,包括进气口1、净化室2、若干净化模块3和出气口4,若干所述净化模块3阶梯状排布的设置于净化室2的中部区域,若干净化模块3将净化室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之间的气流仅能通过各净化模块3内部流通;
[0031]上下两个腔室分别呈对称的梯形结构,所述进气口1设置于下方腔室5面积最大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4设置于上方腔室6面积最大的侧壁上,进气口1的面积占下方腔室5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出气口4的面积占上方腔室6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若干所述净化模块3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下沿低于进气口1的下沿,若干净化模块3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上沿高于出气口4的上沿。
[0032]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上下分隔的方式,可以利用热空气升腾的动力作为驱动力,经过净化模块,节省了一部分动力需要,其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净化模块,将净化室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净化室、若干净化模块和出气口,若干所述净化模块呈阶梯状排布的设置于净化室的中部区域,若干净化模块将净化室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之间的气流仅能通过各净化模块内部流通;上下两个腔室分别呈对称的梯形结构,所述进气口设置于下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设置于上方腔室面积最大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面积占下方腔室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面积占上方腔室所在侧壁的三分之二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室,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净化模块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下沿低于进气口的下沿,若干净化模块所构成的阶梯状结构的最上沿高于出气口的上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圆筒状外壳、芯轴、至少一级甩水盘、雾化盘、离心叶轮、传动机构和水管;所述外壳的底部为入口、顶部为出口,所述至少一级甩水盘分层设置在进口处,所述雾化盘设置于甩水盘上方,所述离心叶轮设置于雾化盘上方,所述甩水盘、雾化盘和离心叶轮均安装在芯轴上,所述芯轴由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芯轴的下半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管穿入芯轴中,所述芯轴上对应甩水盘和/或雾化盘上方的区域设置出水口。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宾张永生赵映杰马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世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