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弹性约束的旋翼桨毂
[0001]本技术涉及旋翼桨毂,具体涉及一种带弹性约束的旋翼桨毂。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的旋翼构型包括:跷跷板式、铰接式、无铰式、无轴承式等,无铰式结构无挥舞和摆振铰,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小型直升机旋翼。现有无铰式旋翼构型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采用一组两个深沟球轴承或滚针轴承实现变距功能,使用推力滚子轴承传递桨叶离心力;二、采用一组两个深沟球轴承或滚针轴承实现变距,使用拉扭条或拉扭杆传递离心力。
[0003]在现有技术中,无铰式旋翼桨毂的变距轴承将桨叶的挥舞弯矩和摆振弯矩传递至桨毂,承受载荷非常大,需要使用润滑油润滑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通常使用橡胶密封圈对桨毂内润滑油进行密封,但直升机旋翼每旋转一圈进行一次变距操纵,密封圈易受磨损,且橡胶零件会随着时间发生老化,因此常规无铰式旋翼的桨毂常面临因密封需求而带来的维护问题。
[0004]公开号为CN 112046739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刚性旋翼桨毂,该桨毂在中心件模块上设置上夹板、中心件、下夹板,且变距臂模块设置有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弹性约束的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包括桨毂中心件(1)和桨叶变距组件(2),所述桨毂中心件(1)两侧对称设有凹槽,所述桨叶变距组件(2)包括组合式层压弹性轴承(3)、径向层压弹性轴承(4)、上支臂(5)、下支臂(6)和变距摇臂(7),所述组合式层压弹性轴承(3)和径向层压弹性轴承(4)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径向层压弹性轴承(4)位于靠近桨毂中心件(1)的一侧,所述上支臂(5)和下支臂(6)分别固定在组合式层压弹性轴承(3)和径向层压弹性轴承(4)的两侧,上支臂(5)和下支臂(6)用于夹持固定桨叶,所述变距摇臂(7)固定在下支臂(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弹性约束的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层压弹性轴承(3)包括金属内圈、组合式层压弹性体和金属外圈,所述金属外圈套在组合式层压弹性体外侧,组合式层压弹性体一端内侧与所述金属内圈一端连接,金属内圈另一端设有键槽,通过键槽与凹槽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弹性约束的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两侧均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螺母将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松,刘士明,应旭成,仰杰杰,焦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